目前分類:茶與壺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在網路社群媒體混久了,加了很多好友與群組,在我有研究的古玩領域,確實欣賞了不少精彩的私藏,但不可否認的,仿品還是居多。可能網路文章隨手可抄,往往「說」比「收」漂亮,不只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甚至是背道而馳。

  古玩市場就是這樣,如果自己都沒自信,又怎麼說服別人?所以就看到一些假貨販子,正經八百的發文,好東西內行人看了就知道,批評的人都是看不懂與忌妒。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茶故事十 ~ 港口茶
  屏東縣恆春國家風景區南端港口村生產的茶葉就叫「港口茶」,港口茶的特色就是種植在臨海低海拔的丘陵地上,而且是以自然繁殖實生苗種植的茶樹。
  這篇文是2001年同時發在當時知名股票論壇「23xx」的聊天咖啡廳和茶葉討論網站「茶顛話茶」。
  隔年「茶顛話茶」舉辦的交換茶葉品茶活動,我就是提供這款港口茶,引起一些茶友的興趣,還私訊我問店家資料。(目前已結束營業,也沒有庫存老茶了)
  雖然現今一些賣港口茶的店已是佳樂水風景區的特色農產景點,可是這些店販售的港口茶,卻喝不到早年傳統港口茶的那種味道了。
=========
主題發起文章:
作者:黃大俠 時間:2001/6/28 上午 12:44:44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茶故事八
  自從開始在臉書玩社團,很久沒上茶葉網站,剛剛上去爬文,看到一些關於傳統製程與口感的帖。這些問題早在2000年初「茶顛話茶」網站時代就常被提出來討論。當時我就質疑是麼叫傳統?傳統就一定比較好嗎?
  從有「茶葉」以來,茶葉的製程並不是沒有變化,飲茶人的喜歡也非一成不變。可能是飲茶人的口感變化引導茶葉製程的改變,也可能是茶葉製程的改變引導飲茶人的喜好轉變。我沒有貶抑的意思,只是說人們對於飲食的評判標準可能因時代而異,說不上好或壞,只是喜歡或不喜歡。
  以前東區有間上海菜餐廳,據說是傳統上海菜的口味(我也不知道傳統上海菜是什麼口味)。我第一次去吃,就覺得太鹹了。老闆說原本上海菜的做法會更鹹,因為台灣人不吃那麼鹹,所以他已經降低用鹽了。
  還有個親身的例子,我媽媽有自己配方的古早味紅茶,其實就是使用固定品牌的紅茶葉再加上一定比例的麥茶。我媽媽不懂SOP這個詞,但是她做任何事都會把過程標準化,就像煮紅茶,她把水量、茶葉、糖和浸泡時間整個流程制式化,這樣比例用了二十年了。
  我媽的紅茶非常受歡迎,我家小孩也是從小喝到大,以前大家都說好喝,但是這幾年除了小孩子以外,大家都覺得太甜了!
  我媽媽剛聽到有人說她的紅茶太甜,要她不要加那麼多糖,她是很生氣的。她覺得一樣的泡法,喝了一二十年,以前說很好喝,現在說太甜,是在講什麼意思?
  因為我媽堅持她的比例,所以有人喝的時候加白開水稀釋以降低甜度,其實若是加鮮奶的話,甜度就可以接受了。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四個紫砂碟子是我在1991年時在台南市集福宮玉市裏買的,賣家是澳門單幫客,當時一共有七個碟子,賣家堅持不能挑要一起走,所以我就全買了。
  買完拿去給一位大哥好友看,好友有中意的,就開口說要買兩個碟子。哥倆交情有什麼好說的,我很大方的說「送」!
  好友問我可不可以讓他挑?我豪爽的說沒問題。好友還真的不客氣,就挑走其中最好的兩個碟子!
  當下我有點傻眼,如果人家說送我還讓我自己挑,一定不好意思最好的,沒想到人家想法和我不一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茶故事五
  一開始想寫的一直沒寫,寫出來的都是突然觸發的靈感,這篇是看到T4U茶藝論壇討論區「喝茶一定要懂茶嗎???」、「到茶山拍照、買茶,就能買到真的山頭茶嗎?」這兩篇有感而發。
  十年前我同學約我一起到南投知名茶區松柏嶺找他當兵時的好友,同學當兵時結交兩位最要好的朋友,一位住東勢,是知名的水梨達人蘇光明,另一位就是接手家傳製茶廠的這位好友,不透露這位好友名稱(其實是我忘記他的名字了),就以好友代替。
  同學知道我愛喝茶,他有事要去松柏嶺製茶廠找好友,特地邀我和其他幾位朋友一同前往,還叫我帶茶去拚場。我不知天高地厚,還真帶了兩款茶。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省錢喝茶梗!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這是陳奕迅唱的「十年」裏的歌詞,也是我之於這款茶梗的寫照,這款茶梗買來至今剛好十年!
  茶梗被稱為「天公茶」,因為早年常被廟會用來泡大桶茶,以做為奉茶用。大茶壺水煮沸後隨意抓一把茶梗投入浸泡,將之倒入杯中,往往會有幾根茶梗在清淡的茶水裏浮沉。
  有人說這是古人的智慧,熱水裏多了茶梗,喝茶的人為了不喝進茶梗,會先把茶梗吹開,再慢慢的喝,因此就能避免口渴的人心急之下被熱茶燙到。這樣的解釋,讓「天公茶」多了一份溫馨的感覺。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茶故事三
  在臉書看到一家茶行拍攝的賣茶影片,該段影片是介紹老茶,老闆的見解獨特,比如老茶不應該賣高價,因為老茶一定是庫存茶,是當年賣不掉茶,所以老茶不但沒道理漲價,反而應該賣很便宜才對。又比如這位老闆很氣憤有人都說老茶喝一斤少一斤,像是不趕快收藏一些將來會沒得買這種話術,老闆說老茶非常多,根本不用擔心沒老茶買。影片中老闆介紹的該款老茶有2000斤,而且尚未吃下的量更多。

  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尤其是嗜好的東西,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很難說誰對誰錯,不過說老茶一定是當年賣不掉的庫存茶,這點我是不認同。

  當然我買的很多老茶都是當年賣不掉的庫存茶,可是我有一位認識茶行朋友,20年幾前就有計畫把新茶囤成老茶。別人的情況我不了解,我這位茶行朋友的故事我很清楚,叫他把進價一斤一兩千的茶囤個幾百斤,他沒這個實力,所以他囤的茶一斤僅300多元,他也是試過很多茶才選中的,該款茶是名間鄉的機剪茶。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周刊1016期有台茶專題報導,其中有篇講鹿谷比賽茶的專題,部分內容和我之前寫一篇講比賽茶的論點相近。
  我常跟不懂茶的朋友講,茶葉外行又想買茶,買主辦單位有官方性質的比賽茶就對了。講是這樣講,我勸人買,自己卻一直沒買,因為我買當季台茶都是要現喝的。講白了,比賽茶是送禮和投資用的。
  之前寫的內容如下:
  只要是比賽,就會有規則。這不是必然之惡,而是一種讓參與者共同遵循的規矩。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其實叫氣鍋,是我十幾年前陸續購買的,越大的價格越低,最小的反而最貴。
  當年我還沒電腦,更不會上網,朋友已開始在網路世界和人論戰,當時有個茶網,我忘了網站名稱,只記得負責人叫老掌櫃,這網站成立好像還在安仔的「茶顛話茶」之前,只是也更早關站。
  經朋友介紹,跟老掌櫃買了幾個汽鍋,收到貨還有撞破的,我沒計較。據說這是民國七十年初的時候,老掌櫃進的貨,可是銷售不好,所以一直囤在鄉下老家。
  朋友拿給我看,我剛好想找東西放剝散的普洱茶,看到氣鍋就覺得很適合。每當朋友來,要喝普洱茶的時候,我就拿出汽鍋,掀起鍋蓋,取出普洱茶,朋友看了都覺得很有趣,所以那年過年我還把汽鍋當成禮物送親友。⋯⋯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年底要向朋友收購他以前開茶行時沒賣完的茶。
  試喝的時候問了一句:「這是春茶嗎?」
  朋友老婆很肯定的告訴我:「保證是『春』茶!」
  就在我以為得到滿意回答的時候,朋友老婆補了一句:「賣春的茶!」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建福茶行的杜春明杜老大最近連續被媒體報導,我的感覺是:多年的辛苦耕耘總算得到媒體的關注與認同。事實上嗜茶士杜老大早就是網路茶友們公認的優秀茶人,也是我常對人推薦的優良茶商。


  四月中,我堂弟的日本女同學來台灣玩,女同學父親交代要買台灣鐵觀音帶回日本。我堂弟不懂茶,在要回日本的前一天晚上才想到要向我求救。我在我家附近還真想不到哪裡有賣好的鐵觀音,只好把我以前跟杜師傅買的「高鐵」(高山鐵觀音)拿出來送她。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近幾年生產的普洱茶保質期標示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掇球壺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十幾年前普洱茶開始在台灣流行,就有人說台茶會消失;2000年在茶顛話茶網站也有人說台茶會消失,現在又看到有文章說台茶十年後會消失!時間會檢驗,到時候不知道消失的是這些文章還是台茶?


  日本有很多高單價水果銷到台灣,其中有些水果台灣已摸索出優良的種植技術,能種出品質不輸給日本產的水果,像拉拉山附近的嘎拉賀部落水蜜桃,東勢附近的烏石坑摩天嶺富有甜柿。我們的水果同樣好吃,而且比日本水果便宜,但是日本的果農也沒因此而消失。日本人愛吃香蕉,因為台灣香蕉貴,所以日本人自己跑去東南亞種香蕉再回銷日本,用一些法規小動作來箝制台灣香蕉銷日。但是日本人吃一吃,還是覺得台灣香蕉好吃,同樣是在日本市場上賣的香蕉,台灣香蕉就是比東南亞香蕉貴,日本人還是一樣喜愛。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六晚上朋友老何帶他同學甲君來找我
甲君現在在賣茶
中部某茶商自創茶葉品牌 
開放讓人加盟開茶行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