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普洱茶開始在台灣流行,就有人說台茶會消失;2000年在茶顛話茶網站也有人說台茶會消失,現在又看到有文章說台茶十年後會消失!時間會檢驗,到時候不知道消失的是這些文章還是台茶?


  日本有很多高單價水果銷到台灣,其中有些水果台灣已摸索出優良的種植技術,能種出品質不輸給日本產的水果,像拉拉山附近的嘎拉賀部落水蜜桃,東勢附近的烏石坑摩天嶺富有甜柿。我們的水果同樣好吃,而且比日本水果便宜,但是日本的果農也沒因此而消失。日本人愛吃香蕉,因為台灣香蕉貴,所以日本人自己跑去東南亞種香蕉再回銷日本,用一些法規小動作來箝制台灣香蕉銷日。但是日本人吃一吃,還是覺得台灣香蕉好吃,同樣是在日本市場上賣的香蕉,台灣香蕉就是比東南亞香蕉貴,日本人還是一樣喜愛。


  有句古話叫「橘逾淮為枳」,不是把台灣茶樹搬到大陸種,種出來的就叫「台灣茶」,現在的「台灣茶」也不是幾百年前先民移植到台灣的福建茶。台茶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要妄自菲薄,台茶不只是品質,還是品牌!就跟「波爾多葡萄酒」、「愛爾蘭威士忌」一樣,這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產,台茶有先天的優異地理環境,品質加上品牌,不要讓外來茶葉冒充,這就是市場區隔!做出區隔,台茶的壽命自然長長久久!


=====================================================


台灣茶業10年後將在國際消失

作者:莊衍松

舉辦優良茶比賽讓農會樂此不疲,比賽把價錢哄抬起來之後,難道從來沒有人考慮過消費者權益的問題?難道被茶改場評定為優等的茶葉,1台斤真得值好幾萬元?不合理的茶價到處充斥,也從來沒有人為台灣「茶業」前途感到憂心?

  早期,台灣種植綠茶和紅茶,主要以外銷為主,全世界有50個國家進口台灣種的茶葉,其中日本是最大進口國,約占70%,美國進口20%,10%為中東和歐洲國家。一九七三年,台灣茶葉產量高達2.8萬噸,外銷2.3萬噸,其中綠茶占78%,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的產銷紀錄。

  一九八○年,由於台灣國民所得提高,新台幣升值造成工資大漲,生產成本提高使台灣茶失去國際競爭力,當時政府為了提高茶農所得,防止茶農被不肖茶商剝削,宣布廢止《製茶業管理規則》,還茶予農,茶農「自製自銷」成為台灣茶業的最高指導原則。從此以後,台灣原本以外銷為主的製茶產業,頓時失去生存下去的依據,許多製茶工廠因而倒閉,茶農的戶數則一夕間暴增1萬多戶;茶農暴增之後,更加帶動台灣茶業的內銷需求,台灣每人每年的茶葉需求量從一九八○年的577公克,增長為一九九八年的1.33公斤。因此,一九八○年被視為台灣茶業由外銷轉變為內銷的關鍵年代。

  根據統計,一九八○年以前,台灣每年產茶2萬6,000公噸,其中有2萬4,000公噸出口外銷,現在年產量2萬2,000公噸,其中可供外銷的茶已不到3,000公噸。而且一九八○年,全台灣有400家製茶工廠,現在有經營的剩不到20家,至於茶農則已達1萬8,000戶。‧‧‧‧
http://www.t4u.com.tw/forum/topic.cgi?forum=76&topic=46&start=0&show=0


(全文及系列討論文章請看Tea For You 茶葉 & 茶藝論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