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10 Mon 2025 23:06
古銅器金屬檢測
古銅器金屬檢測
由於科技進步,各種先進材料檢測儀器出現,對工業發展有重大影響。雖然這些儀器用途不是檢驗古董器物製作年代,但許多學者、藏家希望藉由無損材質檢測儀器,得以找出古代文物的材質成分,透過材質成分來研判器物製作年代。
之前有人提起鎏金佛的鎏金層金屬成分,引發我的興趣,所以透過網路搜尋找了一些文章研讀,相關資料已在之前發文了。網路資料龐雜,大都是抄來抄去,甚至真真假假,如何找到想要的資訊?如何分辨看到的資訊真偽?這些都須要判斷。而且網路公開資料是有侷限的,一些學術研究沒在網路公開或只限定在加密(收費)網站,對於非學界的人而言,要看到這些資料就不容易了。
目前我在網路找到的宣德爐材質檢測的學術研究資料都是比較舊的。討論較多的「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可能是2017年發表的文章。另一篇「宣銅考」是2014年發表在故宮學刊的文章,這篇文不是直接揭露在網頁,要下載後才能看。這兩篇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器物部金石組組員李米佳老師所寫的,李老師是研究宣德爐的指標學者,也是「宣德爐研究——故宮宣銅器的整理與研究」的作者。
- Dec 06 Fri 2024 11:13
玉器上的電腦字體

電腦字
不久前在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帖:如何辨識「古董」上的「電腦字體」?
擷取其中一段:「現今的造假技術日新月異,許多「古董」上的文字都是利用現代化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自備字體)工具製作而成的。對於那些對電腦字研究不足或了解有限,同時又深深沉迷於這類藏品的收藏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陷阱。一旦不小心陷入其中,就很容易上當受騙,損失慘重。」
- Oct 04 Fri 2024 11:02
仙毫春色冊頁式函匣內的玉人

仙毫春色冊頁式函匣內的玉人
南故宮現正舉辦的「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特展有高達228件/組玉器!是古玉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精彩展覽。
展出的玉器裡明清件較多,也有一些年代較好的玉器值得細細品味。其中有一對以冊頁式函匣收納的玉人是熱門的展品,這對玉人也頗值得研究討論。
- Oct 04 Fri 2024 10:56
故宮典藏文物編號的由來文物編號

故宮典藏文物編號的由來
民國13年10月23日,直系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兵變,劫持大總統曹錕,推翻內閣,黃郛擔任代理內閣總理,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溥儀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
之後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委員會由政府方9人及清室方5人組成,在警、檢、社會公正人士擔任監察員的監督下點查清宮物品。
- Jun 27 Thu 2024 21:44
衛武營回憶

衛武營回憶
我是1984年成功嶺暑訓第一梯的大專學生,1985年畢業入伍也是去成功嶺受新兵訓練,一個月後下部隊分發新訓師(預備師),下部隊的銜接訓練正好是到陸軍步兵學校教勤連。教勤連是新訓師派駐歩校協助教學勤務的一個連,這時又遇到國軍體能戰技運動大會,所以在教勤連待到協助運動大會事務完成,才分配到我真正服役的單位,為於衛武營的新兵訓練中心。
衛武營是一個很大又有意思的營區,原本是日據時代的日軍軍備倉庫。當時衛武營面積應該超過200甲地,駐紮了好幾個不同單位,除了新訓師還有野戰師、戰車部隊、砲兵部隊、聯勤單位等,新訓師派駐衛武營的只有一個旅部和轄下兩個營。因為我是大專兵,下部隊剛好遇到副連長要退休,新的副連長還沒就任,每年的軍團裝備檢查的時間將屆,所以就被連長派去接副連長業務,接下來時間我都忙著把前副連長缺漏的業務資料補齊(因為副連長過幾天就退伍了,退伍前都會擺爛),可能因為我太忙了,排長照顧我,就把我派去站禁閉室的哨。
這個禁閉室不到十坪大,位置在營餐廳的後面和另一座營房的中間,隔成一個小的守衛室和大一點的禁閉房,禁閉房門口才設有鐵欄杆柵門。位置有點隱密,是我們這個新訓師新訓旅的專用禁閉室,除非剛好有人被關禁閉,大部份時間都空著。長官也不喜歡處罰關禁閉,因為哪個營的兵被關警閉,哪個營就要負責派雙哨的衛兵。新訓單位不是實編部隊,沒接新兵時,一整個營的官加兵就一百出頭人,每個人有固定的勤務,還有各連安全士官及營彈藥庫衛兵要在站,所以多一個雙哨會很累。
- Jun 10 Mon 2024 13:07
史料與古玩斷代
6/9出刊的中華日報藝文版刊登我寫的「史料與古玩斷代」。透過史料記載的人物資料,以及創作時間比較明確的古代畫作,了解人物出現的時代和身份演變,有助於判斷古玩的年代上限。
我將原文轉載過來,更歡迎點擊報社官網閱讀指教。
- Jun 06 Thu 2024 12:15
劉海蟾
劉海蟾
從前、從前有一隻蟾蜍精,四處竊盜偷錢,以收藏金錢為樂。
有個道士去收服牠,在打鬥過程,砍斷了蟾蜍精的一條後腿,好不容易才把牠制伏。從此這隻剩三條腿腳的蟾蜍就跟著這個道士,變成他的寵物兼坐騎。
這道士名字叫劉海蟾,收服這隻三腳蟾蜍後,有劉海蟾出現的地方一定有三腳蟾蜍陪伴,劉海蟾的名字逐漸被誤認為是「劉海、蟾」的組合(嗯,古代沒標點符號的錯)。形成這樣誤解的時間點大概就在明晚。
- May 28 Tue 2024 13:00
收藏觀
收藏觀
我從國小就有收集郵票,到現在也快50年了,相信現在很多做郵票生意的人年紀、資歷都沒有我深,可是我懂郵票嗎?還真的不懂,因為國小導師有集郵習慣,所以當時跟著導師買而已。國中時自己去郵局買過幾次,後來就沒花錢集郵,只是每每收到信件上面有圖案好看的郵票,就會剪下來收集,變成一種習慣。可是網路世代連有貼郵票的信件都變少,最近幾年都沒剪信封郵票了。
有些人談古玩會強調自己玩多少年了,其實就和我收郵票一樣,玩得久不代表懂得多,幸好當年買新郵票沒有仿品問題,但古玩就不一定了,很多人雖然玩很久,但錯了就是錯了,到老還繞不出去。只能一再強調資歷深,卻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
- May 24 Fri 2024 11:52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好喜歡看你睜眼說瞎話的樣子
在網路社群媒體混久了,加了很多好友與群組,在我有研究的古玩領域,確實欣賞了不少精彩的私藏,但不可否認的,仿品還是居多。可能網路文章隨手可抄,往往「說」比「收」漂亮,不只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甚至是背道而馳。
古玩市場就是這樣,如果自己都沒自信,又怎麼說服別人?所以就看到一些假貨販子,正經八百的發文,好東西內行人看了就知道,批評的人都是看不懂與忌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