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銅器金屬檢測
  由於科技進步,各種先進材料檢測儀器出現,對工業發展有重大影響。雖然這些儀器用途不是檢驗古董器物製作年代,但許多學者、藏家希望藉由無損材質檢測儀器,得以找出古代文物的材質成分,透過材質成分來研判器物製作年代。
  之前有人提起鎏金佛的鎏金層金屬成分,引發我的興趣,所以透過網路搜尋找了一些文章研讀,相關資料已在之前發文了。網路資料龐雜,大都是抄來抄去,甚至真真假假,如何找到想要的資訊?如何分辨看到的資訊真偽?這些都須要判斷。而且網路公開資料是有侷限的,一些學術研究沒在網路公開或只限定在加密(收費)網站,對於非學界的人而言,要看到這些資料就不容易了。
  目前我在網路找到的宣德爐材質檢測的學術研究資料都是比較舊的。討論較多的「清宮舊藏十三件宣銅器的科學檢測結果」可能是2017年發表的文章。另一篇「宣銅考」是2014年發表在故宮學刊的文章,這篇文不是直接揭露在網頁,要下載後才能看。這兩篇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器物部金石組組員李米佳老師所寫的,李老師是研究宣德爐的指標學者,也是「宣德爐研究——故宮宣銅器的整理與研究」的作者。
  之前看鎏金材質檢測以及宣銅考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對於檢測物件的觀察取樣點都不只一個位置,而且不同取樣點檢測出的成分數據都不同,顯然製作這些器物的材料均值化不夠精確,存在微量差異,就算是用一鍋銅汁鑄造的銅器,在不同位置檢測到的金屬成分也會有些微差異。
  由這個檢測結果延伸而論,就算古代某個時期的金屬製品有材質標準(比如以金屬呈色來評定純度),這個標準對現代而言不是絕對值,而是區間值,這應該是因為提純技術以及檢驗技術造成的侷限。
  比喻而言,當時提煉技術級純度檢驗只能測到相當於現代9成9的純度,那麼純度超越9成9,有沒有達到999?古代根本無從分辨或化驗了解,所以會覺得這樣就是至純的金屬了,因為當時9成9或9成99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但因為現代科技進步,古人認為的至純,我們卻能檢驗出有990到999的不同,甚至更高精細的數字。當然嚴格來說,現在的標準也不是100%,只是雜質微乎其微而已。
  用在古代銅器檢測就是這個情形,加上古代工業技術不如現代進步,製作銅器是用冶煉的銅汁澆鑄,但冶煉銅汁時如果每鍋投入的原料有些微差異,那麼不同鍋銅汁鑄造的銅器在成分上落差會相對大些。例如除了會將銅錢溶化製作銅器,銅錢本來就不是純銅,加上可能加入破舊銅器回煉,每一鍋提煉的銅汁裡有些雜質被去除,有些卻殘留,導致每鍋銅的成分微量差異。
  這樣一來銅器裡除了有意添加的次要成分(主成分是銅),例如添加鋅成為黃銅,添加錫成為青銅,或者還有故意添加的第三種、第四種金屬,像是金或鉛等等,以形成不同的金屬性質或色澤。現代金屬檢測結果得知的成分裡,這些次要成分之後的微量金屬不是故意添加,可能是原礦裡就有,精煉時沒去除乾淨,或是提煉過程添加物的殘留。
  那麼能不能透過微量元素來判斷古銅器真偽呢?網路找了多篇李米佳老師講解銅爐金屬檢測的觀點,大概意思是以現代的科技,什麼比例都能調配出來,所以僅僅銅器的成分符合是沒意義的,更何況現代仿古也可能將品項差或殘破的古銅器熔煉再鑄。但有個排除法,如果古代某個時期的銅器裡都沒有驗出某種成分,那麼含有這種成分的銅器就很可能不是該時期的銅器!
 
 
第一張圖片是北京故宮藏品。
在《清宮舊藏宣銅器無損檢測研究範例》中,當時對八件「故」字號宣銅器進行了檢測,在這些受檢器物中,唯有這件「沖耳乳足爐」(故142844)可以認定為宣德本朝。
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古銅器金屬檢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desir 的頭像
    jadesir

    黃大俠的部落格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