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普洱茶所謂「茶頭」是指在製作熟茶的渥堆過程中,有些茶葉會因堆疊而且悶熱以及潮濕的狀況下,自然凝結成塊,這些成塊狀的茶葉大部分都可人工剝散,以散茶或再加工壓制成餅、沱或茶磚出售,但有少部分凝結較緊而剝不開的,這種就稱之為「茶頭」。


  茶頭雖然又成「自然沱」,但都以散茶的樣式秤重量出售。因為容易形成茶頭的茶葉通常是內涵物豐富而且嫩細的葉子,在果膠釋出的情況下最容易凝結成塊,因此茶頭也被認為是品質較高的熟茶。不過茶頭因為是結塊的狀況,所以不好泡開。


  記得第一次喝到茶頭是在朋友家,是一款無品牌包裝的不知名茶頭。一直泡到茶味道很淡了,我查看茶葉的情形,大部分還是成塊狀。用手一捏,外鬆內硬,表示茶頭凝結過緊,內部受熱水滲透浸泡不多,所以沒辦法解塊;而且茶葉有木質化現象,表示渥堆製程有待改進。因此我建議朋友要喝之前,還是自己先把普洱茶頭分解一下再泡。


  上禮拜因為朋友要我幫他找合他口味的普洱熟茶,所以我透過網拍買了五款勐海茶廠的熟茶來試,其中一款就是勐海801批次的老茶頭普洱茶磚。因為茶頭僅算是熟茶的副產品,每次熟茶製程所產生的量不大,往往要多次累積才會足夠一個批次可出貨的量,因此市面上出售的茶頭都是歷經不同時間,且是不同季節、不同級次茶葉,逐次檢出茶頭後累積混堆而成。因為茶頭是經過一段時間前前後後累積下來的,所以又叫「老茶頭」。同一段時間出廠的各種熟茶,同批次茶頭當然比一般的熟茶餅磚年份要好,但其實老茶頭也未必有多老,除非是茶廠故意要陳放,否則茶頭累積到一個量就會出售,畢竟積壓多了,也是要成本支出的。


  我在剝散那些熟茶的時候,發現老茶頭磚特別難剝,因為茶頭本來就是疙瘩塊狀,又把他壓成一塊茶磚,等於是緊上加緊!讓我覺得將茶頭做成緊壓茶是一項錯誤的做法。再怎麼剝,也只是把大疙瘩剝成小疙瘩,耗費的力氣比剝其他熟茶要多一倍以上,我剝完這塊老茶頭磚我手指就痛了,後面還三款茶餅就不想再剝,先去泡一壺老茶頭喝看看。


  老茶頭茶湯是黝黑的,滋味遠比一些小廠熟茶濃郁多了,只是我不覺得有比勐海其他的熟茶高檔,但確實比較耐泡一些,也多了一點時間的醇。光這兩點原因,勐海老茶頭比勐海常規熟茶貴,這定價還是有他的道理。


  我剝成小塊狀的茶頭經幾次沖泡,有些都能自然解塊散開,部分不能解塊的,用牙籤一撥也都能分解開來。和以前喝過的茶頭比起來,不管是茶葉活性與茶湯渾厚,勐海茶廠的品質是可以信賴的。市場有仿品,購買時要多比較。







老茶頭大部分也只能剝成這些約一公分長的小疙瘩



第三泡茶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desir 的頭像
    jadesir

    黃大俠的部落格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