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其實叫氣鍋,是我十幾年前陸續購買的,越大的價格越低,最小的反而最貴。
當年我還沒電腦,更不會上網,朋友已開始在網路世界和人論戰,當時有個茶網,我忘了網站名稱,只記得負責人叫老掌櫃,這網站成立好像還在安仔的「茶顛話茶」之前,只是也更早關站。
經朋友介紹,跟老掌櫃買了幾個汽鍋,收到貨還有撞破的,我沒計較。據說這是民國七十年初的時候,老掌櫃進的貨,可是銷售不好,所以一直囤在鄉下老家。
朋友拿給我看,我剛好想找東西放剝散的普洱茶,看到氣鍋就覺得很適合。每當朋友來,要喝普洱茶的時候,我就拿出汽鍋,掀起鍋蓋,取出普洱茶,朋友看了都覺得很有趣,所以那年過年我還把汽鍋當成禮物送親友。⋯⋯
過了幾年,認識在玉市賣壺的台中廖先生,廖先生沒有大汽鍋,但是有小汽鍋,還有悶罐,就跟廖先生買了一些,但小的明顯比大的精緻些,價格也貴。
照片裡是大中小三個汽鍋(我是習慣稱為悶鍋)左下那個中型的因為拍照鏡頭遠近距離的關係,所以看起來跟上面那個最大的一般大。
使用上來講,中的這個最好用,大的裝普洱茶當然最多,但也佔空間;小的容量雖然也不會很小,但剝散的普洱膨鬆,一塊茶餅剝開,可以裝滿幾個小的,所以中型的最好用。
這三種底部都無款,蓋內有人名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