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件拍品~龍鳳雞心佩
  這件估價300萬人民幣的龍鳳雞心佩(圖一至四),在17日的拍賣以不含佣金340萬拍出!這件之前朋友在臉書貼過預展時拍的照片,我又在微信的古玉群看到有人討論,我都有提出個人看法,只是我很保守的說「不敢說不對,但這件型制非典型」。
  我一直在等這件的拍賣結果,也順便找了一些資料,既然拍賣已結束,可以做個小結。
  雞心佩就是韘型佩,是由韘演變而來,這件拍賣公司雖然沒標註年代,但以介紹的文稿來看,是當成漢代玉器解說。關於韘演變成韘型佩以及後來的扳指由來,可參考我以前寫的扳指文章。
  就這件拍品來講,漢代韘型佩就是周朝的筒型韘攤開來的樣子,戰國時期是韘轉向韘型佩的關鍵期,也就是從實用器轉成佩飾器,這時期兩者曾經並存。到了漢代,韘已經消失,而韘型佩也逐漸有不同的轉變,出現脫離原有的型制的變化。
  韘型佩原有的型制是什麼呢?這要由韘來講起,商代的韘是直筒狀,上面一邊高一邊低。周代的韘變成一側有個斜坡,將筒型的韘攤開來看,由立體變成平面,正面是平的,內側的斜坡就變成往中間的孔呈弧面內凹,原本韘旁邊凸出扣弦的柱狀,就變成攀附在主體邊緣沿的各種鏤空裝飾。從戰國到西漢早期出土的韘型佩基礎都是這樣的的型制(圖五,圖五至八照片翻拍自眾志出版社「陝西出土漢代玉器」)。
  漢代韘型佩轉向純佩飾用,樣式也開始脫離由韘轉化來的型制,有的是中間原本可以穿過手指的孔變小(圖六),甚至還有如同出廓璧,孔螭龍盤旋(圖七)。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背面有斜坡的規則被忽略了,出現兩面孔的周圍都是平整的韘(圖八),年代越晚的更是如此(圖九)。
從出土件來看,韘型佩沒有兩面都有斜坡的型制,而拍賣這件非但孔的兩面都有斜坡,一面朝下,一面卻是朝上!這是前所未見。
  有些人會以「沒看過不代表不存在」來解讀一些型制特別的玉器,但型制的演變是有規律的,不排除有極少數特殊的存在,但極大多數不符型制規律的玉器都是有問題的!
  拍賣這件韘就是不符合型制規則的器型,沒看到實物,僅就照片分析,我只能說保守看待。
  拍場買高古玉的有錢人看法常常和我不一樣,所以我才特別注意這件的拍賣結果。昨晚看拍賣網站資料寫未成交,還以為這次例外。今天朋友就傳來340萬的畫面!果然,有錢人想的真的和我不一樣!

35433003_1408539019292738_7587400443844624384_n.jpg

35474329_1408539042626069_5155818560483753984_n.jpg

35643636_1408539582626015_17567636011352064_n.jpg

35477871_1408539605959346_5331033641109684224_n.jpg

35519882_1408539329292707_670228998000738304_n.jpg

35475614_1408539372626036_6924168050648285184_n.jpg

35480793_1408539405959366_7455470331390590976_n.jpg

35463208_1408539422626031_3176449231053389824_n.jpg

35476051_1408539512626022_3604562074945978368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