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酒(四)
大淫釀,喔,打錯字,是大吟釀!
  紀念一下個人有史以來第一次獨立喝完一瓶酒精度10%以上的酒。雖然這是清酒,我還用了快十天才喝完。
  我有位朋友很愛喝清酒,他的IG都是貼他喝過的每一款清酒。我喝過最好喝的清酒也是上台北和朋友聚餐時他提供的大吟釀。回台南後陸續買了好幾款清酒品藏,口感差距蠻大的,所以網路爬文研究,才了解清酒的一些知識(原來是我都買便宜清酒的關係)。
  幾年前老酒林來我家,送我一箱他請酒廠依據他的要求研發試做而成的燒酎。清酒是以米為原料的釀造酒;燒酎是蒸餾酒,原料可以是米、地瓜或其他澱粉類材料。
  高粱酒、白蘭地、威士忌這些都是蒸餾酒,酒精度較高,燒酎通常是38%,這個酒精度我較難承受。我就問老酒林怎麼不做清酒?老酒林說做清酒不是問題,但清酒要做得好,必須要有精米機!精米機是用來磨米的,不是把整粒米磨成粉,而是把米的外層磨掉,剩下稱「心白」的米心部份。用米心才能釀出好的清酒。
  例如知名的獺記二割三分,就是磨去米的77%,只保留整粒米精華的23%,酒標寫「精米步合」23%就是這個意思。而且磨掉50%以上釀造的清酒才能稱為大吟釀。老酒林說精米機不便宜,他沒有精米機,沒辦法釀出好喝的清酒,所以沒研發清酒。
  以前台灣進口的清酒特別貴,像獺記二割三分一瓶可以賣四五千台幣,日本售價也不過五千多日幣,後來政府將清酒進口稅從40%降到20%,所以台灣售價也降低了。但因為清酒在台灣是小眾市場,清酒是釀造酒不能像蒸餾酒那樣無限期保存,銷售期太長就有風險,店家會抓比較高的利潤,比起日本售價還是高很多。
  農曆過年前看到店家廣告,這瓶松竹梅大吟釀在7-11預購特價888元,在台灣三割九分等級大吟釀賣這個價錢,對我蠻有吸引力的。對便利商店所謂「特價」我都有點懷疑,網路搜尋這瓶酒在台灣的售價,發現確實比較便宜(日本售價就便宜太多了),就去預購一瓶。原本農曆過年要喝,不過同時我還買了霧峰農會的「初霧吟釀」,可說久仰初霧大名,台灣地區農會生產的清酒,多次獲得國際酒品評鑑大獎,我期待已久,過年時就先開初霧來喝。
  根據我「說了一口好酒」的習慣,開瓶前當然要先講故事,介紹初霧吟釀的來歷,然後叫兒子、女兒趕緊拿杯子來倒酒。兒子倒了一杯沒說什麼就拿回房間喝。女兒倒是給了評價,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喝梅酒」!
  說實在的,我喝了是有點失望,根據霧峰農會酒莊的網頁介紹,初霧吟釀是「濃醇甜口」。日本清酒的口感兩個類型,一個是酒度(不是酒精度),分為「辛口」和「甘口」,這是指酒裡的含糖比例。糖分高於標準值就是甘口,入口會感覺到甜。辛口就是指含糖分低於標準值,不甜,不是辛辣的意思。
  另一個類型是「濃醇」和「淡麗」,這是指酒裡酸性物質的含量。酸度高於標準質就是濃醇,低於標準值就是淡麗。
  我買酒的時候並不懂這些,從字面自我解讀,認為初霧是口感濃郁又偏甜的酒,正是我這種不喜歡酒精度高又愛吃甜的台南人最愛。因為初霧和我原先想像有落差,所以上網找資料看才知道我「濃醇」的意思不完全和我想的一樣,原來濃醇是釀造過程產生的各種有機酸所形成的口感。
  縱使如此,初霧標示「濃醇甜口」,我喝的感覺,還以為是說不上清淡又不甜的酒,也就是既不甘口也不濃醇。酒度和酸度是用科學儀器檢驗酒內物質含量得出的數據,數字是冰冷的,但每個人的口感不同,入口感受和酒標顯示數字可能有落差。有問題找百度,喔,不是找谷歌,我又是網路爬文才知道酸性物質會影響甘度,也就是越濃醇越不容易感受到甘度。
  雖然兒子女兒有倒走一些,剩下的我很努力的用好幾天的時間,才把這瓶初霧喝完。直到上上禮拜四,我鼓起勇氣開這瓶松竹梅大吟釀,入口的甜味,台南人的感覺又回來了(雖然只是很淡的甜味)!忍不住說大吟釀就是比吟釀高一個等級(甜就是王道啊)。
  雖然我極力推薦女兒品嚐(過年後兒子北漂回去工作了),可能上次初霧的體驗不佳,女兒不捧場,我只好每天晚上喝一小杯,從3/9喝到3/19才喝完(中間有兩三天忘了喝),但也已經劃下個人飲酒里程碑!特以此文紀念!

說了一口好酒的不專業品酒文。附圖有一些網路蒐集的清酒知識,可以對照本文。
加註警語: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一、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二、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三、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這類上傳照片不方便。完整照片及說明請看臉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30166602214408&id=1394421632&mibextid=Nif5o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