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之前寫的草稿,才發現傳國璽這篇是從一年前開始找資料寫起。當初是因為有人在社團帖仿古玉,還說是「傳國璽」,之前我對傳國璽的問題就有些想法,所以才想要寫出來。只是沒想到要將來龍去脈解釋清楚,要花這麼多時間!
今天早上開始重新整理這篇文,發現引用的文獻部份我有寫錯的地方,趕緊修正。短期間應該不會再改了,所以先上傳再說。
寫得有點長,我自己都看到頭昏,所以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終結」那一段。
============
傳國璽的三階段故事
第一段、從卞和說起
大家都聽過卞和獻玉,這個故事是出自於「韓非子」這本書的第十三卷-和氏。
原文是這樣的: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這個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玉器故事,因為「和氏之璧」延伸出「價值連城」、「完璧歸趙」這些典故,之後又有「傳國璽」的故事。這一連串廣為人知的玉器故事源頭就是「卞和獻玉」。
究竟卞和獻玉是真實事件?或者只是韓非子杜撰的寓言故事呢?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的韓國人(當然不是現在大韓民國的韓國),大約是生於西元前281年,末於西元前233年,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故事裡削去卞和左足的楚厲王在位時間是西元前757年至西元前741年,之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再度獻玉而被削去右足。楚武王在位時間是西元前740年至西元前690年,長達五十年之久。楚武王之後就是楚文王繼位,這時才還給卞和公道。也就是說卞和為了這塊璞玉橫跨了三個朝代!
不知道卞和是在哪一年被削去左足?他是在楚武王剛即位時獻上璞玉而被削右足,也就是大約在西元前740年時就沒了雙腳,最快要到西元前691年楚文王才還他公道。削去雙腳後還能活了50年(寫這故事的韓非子才活了48歲),在高古時期幾乎是奇跡了。
從這些年代時間來看,這個春秋早期發生的故事一直到戰國末年才首見於韓非子所載,相差四百多年。是否其間曾有其他書籍著錄,只是後代沒流傳下來?這不得而知,但我們玩古玉的都知道璧長什麼樣,一件璞玉是鵝卵型,理論上不可能只雕出一件璧,不知道和氏璧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值得特別記載?所以後代史學家認為韓非子寫這個故事,主要應該是要表達無伯樂則不識千里馬,隱喻懷才不遇吧。
第二段、藺相如的故事
延續「卞和獻玉」這個故事的就藺相如的「完璧歸趙」,這句成語典故是出自西漢司馬遷著「史記」列傳八十一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事開頭是這樣的:「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司馬遷生於西元前145年或前135年,卒於西元前90年,與韓非子在世的時間隔了約一百年。故事大概是秦昭王想要用十五座城和趙國交換和氏璧。趙國想換,又怕秦國出爾反爾變成強索。趙國派藺相如至秦國周旋,最後得以將和氏璧完整的送回趙國。因為秦國願以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價值連城」這個成語也是出自這個典故。
藺相如約卒於西元前260年,而韓非子生於西元前281年,也就是說藺相如過世時韓非子已經21歲了,如果和氏之璧演出價值連城、完璧歸趙這樣的精采續集,韓非子也應該耳孰能詳才對,但韓非子僅提到卞和獻玉,倒像是在幫「完璧歸趙」寫前傳。
而太史公寫「史記」時,韓非子這本書已流傳於世,卞和獻玉的故事自當也已傳開。根據現代考古所得,戰國晚期出土的玉璧數量眾多,任何一個大墓起碼都能出土幾件玉璧,可見玉璧並非世所罕見之物。什麼樣的璧可以讓秦昭襄王如此心動,願意以十五座城交換?就僅憑「和氏之璧」這個名聲?後代史學家覺得秦國索換和氏璧,只是個掠奪侵略藉口,但究竟故事是真是假,太史公既然這麼寫了,那我們就信了。
第三段、傳國璽的初登場
這個玉璞的故事還不是到此結束,接下來才是最緊張懸疑的傳國璽之謎!史書裡最早有傳國璽記載的是東漢時期班固所寫的漢書,漢書完書於漢和帝時期(西元79年-106) 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記載了上自西漢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歷史,故後是又稱漢書為「前漢書」。漢書-元后傳記載「漢高祖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這應當就是傳國璽這個名稱的由來。漢和帝是東漢第四位皇帝,在班固死於獄中後,是漢和帝勒令下才有班昭和馬續接續完成整本書。可見漢傳國璽由來的記載無庸置疑,只是漢書並沒記載傳國璽的印文是哪些文字。
接下來是司馬遷死後三百多年的陳壽(生於蜀漢懷帝建興十一年-卒於西晉惠帝元康七年,西元233至297年)所著的《三國志》,在其中吳書一孫堅傳「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于天,旣壽永昌」,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這是最早傳出的傳國璽印文。
之後是南北朝時期的范曄(398年-445年)所著「後漢書」有提到,這本書成書時間和史記相差近五百年,是紀錄王莽(6年)起至漢獻帝(189年)東漢時期的183年歷史。
後漢書裡引用述衛宏的說法:「秦以前以金、玉、銀為方寸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漢高祖定三秦,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璽,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時,仍帶璽紱,杜吳殺莽,不知取璽,公賓就斬莽首,並取璽。更始將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璽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
衛宏曾在漢光武帝時期(西元25至57年)任官,漢光武帝是推翻新莽政權恢復漢朝的中興之主,史稱東漢。可稱為官方版的漢書並沒有記載傳國璽被太后摔缺一角,范曄和衛宏相差三四百歲,依據范曄的引述,可以說衛宏是最早說傳國璽缺一角的人。
缺角的傳國璽之說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可是用和氏璧做傳國璽之說又晚了一些。唐朝歷史學家張守節(生卒不詳,生活於武則天時期,約西元624至705年之間 )注釋史記編撰「史記正義」,其卷六在史記這段話「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注釋:「崔浩云,李斯磨和壁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韋曜吳書云,璽方四寸,上勾交五龍,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漢書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夀昌,按二文不同」
由這些資料可知傳國璽的印文是在漢代之後的書籍才出現,而且出現沒多久,印文就有不同版本了。根據漢書-元后傳的記載可以知道秦王子嬰向漢高祖投降,並奉上始皇璽。子嬰獻上的是始皇璽,不是傳國璽,是漢高祖配戴這個印章,並將之傳承下去,這個印章才變成傳國璽。
而嬴政是在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之後才統一六國建立秦朝,才成為秦始皇。不管是「受命于天既夀永昌」或是「昊天之命皇帝夀昌」,會以這樣文字作為印文,那也是贏政建國稱帝之後的事,這和統一六國之前的「長信侯毐矯王御璽」的御璽自然是不同的璽印,所以張守節這個注釋已經走偏了。
並且史記「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這段原文是「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從原文可以看到史記說的是用御璽及太后璽假傳聖旨發兵,傳國璽不是皇帝下旨用印,而且是和太后璽一起使用,怎是會用傳國璽?重點是張守節還引述南北朝時期崔浩(381—450年)的話「李斯磨和壁作之」,從此,傳國璽的樓就開始蓋歪了!
終結、歷史的疑點
誰拿了傳國璽就能當皇帝?這就有點玄了,秦代沒有傳國璽的記載,西漢沒有傳國璽的記載,東漢才有傳國璽的記載,三國時期孫壽寫三國志才出現傳國璽印文。南北朝時期的文獻傳國璽出現次數就多了,頗有故事大家抄的嫌疑,應該跟當時混亂的時代背景有關,大家都在爭正統,擁有傳國璽就是繼承正統的表徵,手上沒有傳國璽好像就有點明不正言不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真假不知的傳國璽出現。之後歷代都有傳國璽的故事流傳,明清時期都有臣子覲獻所謂的傳國璽,只是這些印璽的正確性都被否定了,至今傳國璽還是一個謎團。
不管擁有傳國璽算不算正統,對我們玩古玉的人而言,只要冷靜思考就會發現不合理的地方。卞和得玉璞楚山,那這璞玉就不是和闐玉了。玉皮完全包覆甚至皮厚到看不見玉質,這不符合山料特徵。為此被砍斷兩條腿就更匪夷所思了!有了第一次經驗,起碼第二次覲獻時會先磨掉一點的皮,可以看見玉質,開門見山就沒爭議,可是竟然為同樣的原因被砍了另一隻腿,並且還又活了50年以上!顯見戰國時期對殘障人士醫療及安養照顧很先進。
另一不合理的地方是玉璧怎麼改成御璽?真叫讓人想不透。只要有點古玉常識的人都知道,玉璧是扁而薄,中間有孔,並不是柱狀。御璽改玉璧還有可能,玉璧怎麼改成御璽?傳國璽的大小不管是「方寸璽」或是「璽方四寸」,用玉璧改雕御璽這都不科學啊。
從一開始的卞和獻玉到完璧歸趙,再到南北朝的傳國璽之爭,故事就是這樣一路演變而來的。在網路發達的今日,這些典故很容易就能蒐集到,也容易查證比對。像「史記正義」記載長信侯毐矯王御璽,聖旨都能假傳,那編纂故事也應該是稀鬆平常,所以這三段故事單獨看還能解釋得過去,合起來看就可以發現疑點還不少。
雖然從卞和獻玉璞最後變成傳國璽這過程充滿矛盾,根據漢書的記載,秦代只有始皇璽,漢高祖將之傳承才成為傳國璽,而這個璽印還能佩戴在身上,由此推論出「方寸璽」的可能大於「璽方四寸」。除此也不能否認之後歷代都有製作企圖冒充傳國璽仿品。可是不管是秦印、漢印或以下歷代的玉印,萬變不離宗,基本必須符合古代玉雕製作的工痕標準,才有可能是老的玉印;起碼是老玉印,那才有探討是哪個朝代傳國璽的可能!那些「料、工、型、紋、沁」都透露現代工藝現象的東西,還真是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