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後經歷MSN社群、雅虎奇摩部落格關站,怕自己做記錄的文章會受網站關閉而消失,所以現在所寫的文章會放在痞客邦、臉書的中華古玩論壇社團及黃大俠個人粉絲專業這三個地方。
從玉盃記談琥珀煨
之前講烤皮時有提到「琥珀煨」這種染玉做舊的方法,這種手法在清末的玉器書籍,如「古玉辨」、「玉記」、「玉記補」都沒記載,我把記載這種用琥珀染色方法的「玉盃記」資料整理如下:
《玉盃記》是乾隆皇帝所寫,記載他發現偽古玉事件的始末與感嘆。
當時乾隆皇帝覺得玉杯工藝精湛,看起來像漢代以上的物品,但摸起來手感不同,不知其為何物?便給玉工姚宗仁看,才揭發這件事。
姚宗仁認出此杯是他祖父所製,接著講了其父親教授他的「淳煉之法」,即染玉作舊之法。
乾隆皇帝對姚宗仁所談頗有感觸,所以特地寫下這篇以為記。這段文字被刻於一件盛裝白玉雙嬰耳杯的木盒內蓋和一件盛裝青玉雙螭耳圓杯及托的木盒上。雙嬰耳杯現存與北京故宮(圖一、二、三、四),雙螭耳圓杯是存放在在台北故宮(圖五、六、七)。玉杯各有兩面照片的照片,因為照片拍攝來源不同,所以會有色差。
從「玉盃記」可以看出幾個重點:
這兩件玉盃是姚宗仁祖父所作,姚宗仁是在雍正七年(1729)被選入宮廷造辦處琢玉,可見這種稱之為「琥珀煨」的染色做舊技法最遲清早期就已存在。
「琥珀煨」要容易上色須從玉質較差的部位著手,先用金剛鑽在器表磨出如蜂窩、鍾乳狀的坑孔以便上色,塗抹琥珀液再以文火烤,夜以繼日的烤個一年才能成功。
這種手法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卻已近乎失傳,姚宗仁說知道此法的人已鮮少,知道此法的人在急欲速成之下也不願意這樣做,難怪這種手法到了清末連玉器書籍都沒記載。
「御製玉盃記」
玉盃有鼂其采。紺其色。而璘璘其文者。驟視之若土華剝蝕。炎劉以上物也。撫之留手。餰餐非内出。以眎玉工姚宗仁。曰。嘻。小人之祖所為也。世其業。故識之。然則今之偽為漢玉者多矣。胡不與此同。曰安能同哉。昔者小人之父。授淳煉之法。曰。鍾氏染羽。尚以三月。而況玉哉。染玉之法。取器之紕纇且惌者。時以夏。取熱潤也。熾以夜。陰沈而陽浮也。無貴無瑕。謂其堅完難致入也。乃取金剛鑽如鐘乳者。密施如蠭蠆。而以琥珀滋塗而漬之。其於火也。勿烈勿熄。夜以繼日。必經年而後業成。今之偽為者。知此法已鮮矣。其知此法。既以欲速而不能待。人之亟購者。又以欲速而毋容待。則與圬者圬牆。又何以殊哉。故不此若也。宗仁雖玉工。常以藝事諮之。輙有近理之談。夫圬者。梓人雖賤役。其事有足稱。其言有足警。不妨為立傳。而況執藝以諫者。古典所不廢。茲故櫽括其言而記之。乾隆十有八年。歲在癸酉(西元一七五三年)暮春月。御製并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