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八十六年,有位朋友在股市投資小有斬獲,因為他以前也就有在收古玉,有點閑錢就想買幾件玉器,所以交代我,老胡來台南找我時,要記得約他一起來看貨。
那次老胡是星期二一早搭車南下,白天先到臨安路玉市擺攤。根據老胡的描述,他有收了五件不同樣式的玉杯,做了個錦盒裝在一起,被黃明輝先生買走了,後來那五件玉杯有刊登在黃先生自己出版的「山水堂藏玉」這本書上。下午老胡才到我這裡來,幸好那次的貨不少,雖然白天先被人挑過了,但是還有好幾件都是我喜歡的;不過我朋友第一次跟老胡買,我要表現氣度,就說先讓我朋友挑。
我朋友也不留手,就把我一眼就看上的爐頂和秋水帶板給挑走了,當下有點啞巴吃黃蓮的感覺。另外我朋友還挑了一組玉帶勾,朋友夫妻還聯手跟老胡殺價,真是傻眼,看來斯文人不代表不會殺價。
千禧年過後,網通類股泡沫化,再加上廢核四等施政問題,網通類股是重災區,但其他的股票也逃不掉大跌命運,朋友也陷入經濟困境,就把他之前買的帶板和帶勾轉售給我。至於那一件讓我唸唸不忘的爐頂還在不在?我也不好意思問,我總覺得缺錢賣收藏是件悲哀的事,如果在此時追問人家其他藏品,感覺像是在趁人之危。所以人家拿出什麼,我就買什麼,因此我就都買下來了。
這件帶板很有趣,正面圖案有海冬青和大雁,應該是元末明初的玉器,外圍是連珠紋,而珠子並不大。連珠紋年代越久的,珠子越大!珠子小的,年代會比較晚。這件珠子小,而且不厚,我覺得是改過的!原本應該是橢圓形手鐲般的邊框,而修改成連珠紋的樣式,如同這件背面原本應該取料後未經修整打磨的樣子,卻變成如立體雕的雙面工。玉器背面雕工和皮殼都老,因此我覺得邊框和背面應該都是清朝修改的。
在我收藏的觀念裡,這件算是特別的帶板,畢竟不是高古件後修,也不是明清件而現代改工的,故並不因改件而降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