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又來了,這次的辛樂克颱風被比做類似七年前的納莉颱風,納莉颱風帶來的豪雨讓台北市區變成水鄉澤國,造成極大的傷害,讓大家對這次防颱措施不敢掉以輕心。


  記得大概是民國八十三年吧,老胡從大陸回來,我和我老婆搭飛機上台北找他看貨。記得那時他的住家在改建裝潢中,所以借住他老婆的四姐家,所以就在四姐家看東西兼聊天。很快的就過了兩個多小時,也買了不少件玉器,共花了近十萬元,但是該次最喜歡的玉器是一件梅瓶,只是價格不便宜!單一件的價錢比我每趟買玉花的總預算都要高。好東西當然不便宜,但主要是老胡價格咬得緊,一直不鬆口,我又不好意思明著殺價,只得旁敲側擊暗示老胡,希望他能自動降一點價錢;但老胡還是一副不為動的樣子,我只能考慮放棄了。


  買完東西,老胡送我們下樓,可能我和老胡都在做最後掙扎吧!我捨不得放棄,老胡也沒想到我真的會放棄,所以在電梯裡,我倆的話題又落在這梅瓶上。


  「長官啊,這梅瓶是不錯,你開的價格也不貴,但是你也知道我沒買過價錢這麼貴的東西。」


  「老弟啊,你也知道這個價錢很便宜了,那是我在一個鄉下地方收到的,實在是很難得的機會才買到,若是在城市裡,根本不可能用這種價錢買到這樣的擺件。」


  「我當然了解是這樣,但是你也知道我每次來找你,大概就是準備花多少錢;你也知道我剛剛已經花了十萬,這趟不是都沒有買,這件東西再加下去的話,就超過太多錢了,你也讓我壓力別太大。」


  老胡可能也是考慮到我已跟他買了不少東西,而且出了電梯走到馬路上,攔到計程車後,我就要走了,最後成交與否就在這當下。


  老胡就問:「老弟啊,你的意思怎樣?」


  我說:「給我個優待就好。」


  老胡實在是捨不得把這件梅瓶便宜賣掉,但是又想和我做成這樁生意,就說:「那降一萬怎樣?」


  我也不囉唆,馬上就答應了!


  其實,老胡不降價的話,我回台南之後搞不好會打電話來買下。以前也不是沒發生過這樣的事,因為有的玉器看過後沒買下,就會讓人牽腸掛肚思戀不已,錯過了還會遺憾終身。有件擺件就是因為當場沒買,回家後考慮了一天,當我再打電話給老胡的時候,已被一位開店的人買走。過了半年在典藏雜誌看到那件擺件的廣告,我還特地打電話去問,價錢就翻了一倍還多一點。


  當時我沒和老胡回頭拿走梅瓶,只交代老胡要幫我做木座和錦盒,然後就搭車走了。


  這件梅瓶和颱風有什麼關聯呢?話說老胡後來台北大都會文物廣場買了個店面,開設「琨洲堂」。有人嫌他店內沒有精品可以吸引人,老胡就來跟我商量,拜託我把梅瓶借他擺,所以這梅瓶就在他店裡擺了一段時間。到了民國九十年,納莉颱風水淹台北市,大都會文物廣場位於松江大樓地下室,也全被大水淹沒了!這梅瓶當然也泡在水裡。過了一兩週的時間,才把整個地下室的積水抽,退幸好玉器不怕水,所以沒有任何損傷;木座子有上漆,還蠻耐泡水的,就是明顯褪色變舊。


  老胡幫我做了個新的錦盒後,就把梅瓶拿來還我,此後我每次拿出梅瓶供人欣賞,都會強調這件是「水坑」出土的。有的人會回說「是籽玉沒錯」;有的人會說「不像入過土」。經我解釋之後,大家莞爾一笑,也是一樁笑譚啦。


  這照片也是以前拍的,有人或許會對這件梅瓶眼熟,老胡以前自己印了一份三頁式的「琨洲古玩」DM,封面是他的鎮店之寶「明朝白玉如來佛」,而我這件梅瓶也印在DM裡,註明「清 乾隆 白玉喜鵲登梅圖帶蓋瓶 高13公分」。老胡當時共印了兩萬份,被索取一空,加上在他店裡擺的那段時間,所以看過的人應該蠻多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