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片的小發現
  從張友來老師的「每天美玉」公眾號,最近兩期文章裡發現一個有趣的例子。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頭古玉」這篇裡面有個玉片,一面工,有紋飾的那面紋飾不完整,四個邊各打一小孔,是從有紋飾這面往後打(有紋飾這面孔徑大,背面素面的孔徑小)。
  而在公眾號上一篇文「桐柏月河春墓出土古玉」,講述玉片的介紹提到:「在該墓葬裡類似這樣玉片很多,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單面工、很薄,有四個穿孔,都是從後面往正面鑽孔。我們推測很有可能,這四個孔是方便縫綴在織物上,用以覆蓋在墓主人的身上,也就是說,有可能是金縷玉衣的前身。還有很多三角形的玉片,三個角的尖部分別鑽有一個孔,方便縫綴在織物上,這種玉片還是挺多的。」
  有紋飾的不應該是正面嗎?怎麼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這件玉片鑽孔卻是正面往後面打?
  桐柏月河春秋墓玉片紋飾可以看出是右上左下各一條雙鉤簡化龍紋。而楚王墓這件玉片的紋飾並不完整,殘留的簡化龍紋紋飾裡,兩條陰線內磨出斜坡,是春秋晚期的工法。參考附圖,淅川縣下寺M2出土春秋晚期玉牌飾。
  春秋玉器殘件出現在漢墓,打孔方向卻是從紋飾這面(大孔)往素的這面打(小孔),並且素的這面的四周削薄,從照片看素面同樣有打磨。而一般漢代製作的玉衣片都是一面打磨,因為就像鑲嵌器那樣,朝外那面要光亮,朝內這面是不須要打磨的。
  依據張友來老師在桐柏月河春秋墓玉片對鑽孔方向的解說,孔小的才是正面!可以佐證獅子山楚王墓的這件玉片,應該是春秋玉器殘件在漢代改工,改的用途是做為玉衣片(維持整套玉衣數千片玉片都是素面朝外)。並且不排除殘件原本是雙面都有紋飾,被剖成兩片才變成一面工。
  每日美玉公眾號張友來老師文章:
  桐柏月河墓出土古玉: https://mp.weixin.qq.com/s/0utOYFBGrurRegW-wQSxOg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古玉: https://mp.weixin.qq.com/s/cUb7xiaYqIXSYwoiBIDmB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