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與古玩
  兩年前同學邀我參加他們的金融投資圈小聚會,參加的人有好幾位都是熟識的朋友,是在市場資歷十幾年甚至三十幾年的專業投資人。
  因為這些朋友都逐漸從股票轉向期權操作(期貨與選擇權),而我則轉向股票長線持有,關注的方向不同,所以我這幾年幾乎沒參加過這種聚會。
  這次聚會有外縣市來的新朋友,同學說要介紹我認識,我也很久沒和那些老朋友見面了,就欣然前往參加。
  外縣市來的新朋友是位年輕帥哥,首次見面,個人背景不好多問,從他們聊天中,知道這位年輕帥哥進入市場沒幾年,但是賺了很多錢。他賺錢犒賞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每年換一輛新車,而且越換越高檔。
  帥哥說他之前也只是一般的上班族,結婚後持續努力工作,卻發現存錢太慢。他看媒體報導有人靠期權操作,小額起家也能致富!於是他就和老婆商量,他想去學習期權操作,用多年儲蓄存下來的一百萬當本錢,看看能不能賺大錢,如果一百萬賠光了,他就死心認真工作。
  人的財運很難說,通常破釜沉舟的結果都是屍沉河底,帥哥卻是其中少數成功者之一。同學會認識他,就是透過朋友圈的關係,聽到哪裡有贏家可以去拜訪請教,他就去結交認識,學習人家致勝的方法,因此才認識這位帥哥。
  他們主要都聊期權,期權市場知名人事物我也不了解,所以大部份時間我都是在聆聽。帥哥說到他做某檔股票個股期,他當會當天軋平,可是他發現有對手會算他的部位,利用他會當軋的習慣,在現貨市場作價來影響個股期,讓他都會軋到較差的價位。
  帥哥發現這情形,他就去開證券戶,要在現貨市場和對手對做。可是券商告訴他,新開戶不能做當沖。
  我聽了很訝異,問他以前沒開過證券戶嗎?
  帥哥說他只有開期權的帳號,沒開過證券戶。
  我還真蠻吃驚的,一位沒買賣過股票的人,竟然能成為期權市場的贏家!不管個股期貨還是股票指數期貨,計算基礎都是股價。沒買賣股票卻只做期權,其實不能說不合理,就算是股票市場,本來就有一派技術派根本不看基本面,只看波動,從以往的波動預測未來的波動。
  如果把股票現貨當成期權的基本面,不看基本面只單純技術操作,似乎也說得過去。
  金融市場不是古玩市場,但有些道理卻也相通。
  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賣家貼文,武漢肺炎緊張時刻,這位賣家生意依然紅紅火火。
  生意這麼好,賣家懂貨嗎?說他賣的玉器九假一真都高抬他了,應該說真品難得一見。雖然是難得一見,起碼還是有真品,例如我附圖的這件。
  這件靈芝如意樣式的玉器正面看(圖一),沒問題,是老件。翻到背面看(圖二),有問題嗎?有,問題不大,不是年代的問題,稍微點醒就會懂,這件是扁簪的殘件,簪身斷了,只有簪頭。
  這位賣家難得有一件真品,可是他怎麼介紹這件殘件呢?他寫「明代傳世蘇作將軍扣,多鑲嵌於衣帽之上」(圖三),這可就胡扯了。只要拿出完整的扁簪比對(圖四),可說一目了然。
  就算披風扣一直被誤稱為將軍扣,這殘件簪頭和披風扣甚至與一般玉扣都不同,能夠混為一談,這位賣家的專業知識如何?由此可見。
  說人家不懂,可是人家會賣貨啊!懂不懂貨和會不會賣是兩回事,就像上面說的,不懂股票基本面,不表示期權做不來。
  專業知識豐富也不代表生意就做得來。就像我年輕時進入期貨業,很努力學習技術分析。可是主管冷冷的對我說:「趕快去CALL客,沒客戶,你懂再多也沒有用。」
  因為我找不到客戶,所以我早早就回家吃自己了。
  我不是在說賣貨的可以不懂貨,鑑賞能力和銷售能力是不同的領域,收藏古玩須要的是專業知識,才不會買錯。可是收藏家要轉換身份成為賣家,就體會到「買貨是幸福的,賣貨是痛苦的」。只有那些把仿品當真品賣的人,才會一直笑呵呵。
  祝福大家都能永遠做幸福的收藏家,而不要轉換成為痛苦的賣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