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2567_10214406072091005_7548527899474868754_n.jpg

  談三件二度上拍的名人收藏
  上禮拜朋友傳他在微信圈看到的訊息給我,雖然是去年的拍賣訊息,剛好和不久前協會某位榮譽理事長告訴我的事情雷同。
  那次我們在聊名人專拍的效應,榮譽理事長就生氣的說:「不要相信那些名人專拍!」
  他去年在某大拍標了幾件東西,那是一場名人專拍,他只看到圖錄,覺得以該國際大拍賣公司的眼力和名人舊藏的名號,相信東西應該不會有假,所以就下單委託競標。
  得標一共支付一百多萬港幣,當拍品送到他手上時,一看就傻眼了,竟然全是仿的!他說照片上看還沒什麼問題,但是一上手就知道不對。
  榮譽理事長打電話去拍賣公司抗議,他從二十幾年前就開始在這些拍賣公司競標,是老客戶了,拍賣公司很重視他這位客人,所以主管帶著部門鑑定專家南下向他解釋。
  榮譽理事長當著專家的面指著東西質問:「你覺得這種東西對嗎?」
  專家不敢回答。拍賣公司主管只好一直說對不起,說會幫忙處理。
  這所謂的「處理」不是退貨,而是拍賣公司再把這些東西上拍,賣掉後盈虧的部分要榮譽理事長自己承擔。這些東西二次拍有拍掉,榮譽理事長說賠了一半。
  朋友傳給我的三張照片都是琮,於2015年佳士得紐約安思遠玉器專場拍出。這三件琮我覺得蠻標準的,當然這是照片給我的感覺,實際上東西如何我沒上手。由於名人效應,我認為拍出價格比市場行情偏高很多,標到的人應該知道以這種價格標下要轉售牟利是很困難的,為何僅僅相隔一年,2016年時這三件東西會再度上拍?尤其第一張照片琮的再度拍出價格,就像沒設底價護盤,差價之大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安思遠是真正的老藏家,1960年就開店做古董生意,在歐美有「中國古董教父」之稱,不像現在一些舉辦專拍的名人只能算是跟風收藏,很多是在大陸開放後才開始買。這些名人他們收藏的歷程是和現代仿品一同成長,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還是要看名人的功力而定。
  很多名人對真偽判斷不怎麼高明,因為早期收藏時市場仿品少,所以收到正確東西的比例就高;後期仿品多了,買到的就很有爭議。如果這些名人並沒有持續抱著研究學習的態度,所謂收藏只是買來放著,那將來賣東西時,名人的名氣只是騙人的幫兇。
  現在拍賣公司喜歡拍流傳有序的藏品,流傳有序不等於東西完全正確,我們買東西時真的要注意這些怪現象。

21317429_10214406072251009_82469670642122442_n.jpg

21317637_10214406072531016_4604635955463200337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