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何而買?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都只買古玉,最早確實是這樣,除非買錯,否則非老件不買。

  直到十來年前,古玉價格已漲很多,我對古玉價格印象卻停留在十年前的水準,因此出價始終拉不上來,加上貨源漸少,能買得下手的古玉越來越少,覺得有點對不起特地南下拿貨給我看的好友老胡。

  就在加減買不讓人空跑的心態下,突然發現老胡帶來的山料新工擺件價格蠻合理的,擺設價值高,於是就一件一件的收,幾年下來不自覺已買了十幾件新工擺件。

  國寶幫常被嘲笑花大錢買錯東西,其實撇開那些奇奇怪怪的粗劣異形,不少現代仿古擺件還蠻華麗的,繁複的工藝,遠非一朝一夕能雕成。這就形成另一個觀點:沒有錯的東西,只有錯的價錢!

  高價買進仿品,當然是錯誤的行為,因為多支付了文物歷史的價值。可是如果那是擺在藝品店以裝飾品的價格出售,材質和工藝清清楚楚,買到的人自然沒什麼怨言,還會覺得買到一件漂亮的裝飾品。就像我知道我買的是什麼,衡量物品的價值,我覺得價格合理,所以我買得心安。

  臉書社團裡Jou Yang老弟「有感而發」上下兩篇發人省思的帖子裏,在開頭二選一裡,工藝華麗的鏤雕螭龍嵌飾和紋飾簡單的鳳紋花片,我的選擇是新工的鏤雕螭龍嵌飾。那是因為二選一的前提有說先不論價格,「免費」選一件。也就是在同樣代價之下,我覺得新工的鏤雕螭龍嵌飾比清代的鳳紋花片更有價值。

  這無關新老的選擇,而是價值的選擇!

  老胡是我收藏一路以來對我砥礪最多的良師,老胡很早就跑歐美買貨,他曾經和一位知名的美籍猶太裔古董商交易。這位古董商租下辦公大樓的一整層做為展示空間,其中有一個房間都是擺玉器。

  老胡原本以為幾代傳承的古董商世家,應該收的全是古玉,哪知道進這房裡一看,大部份都是新工玉器。老胡想說猶太裔古董商涉及的文物太廣,可能不擅長鑑定中國古玉,所以難免買錯。出於好意,老胡告訴古董商,說他的玉器裡很多是新的。

  哪知道古董商聽了完全不在意,說他知道哪些是新玉,他本來就是特地買新的來陳列。新有新的價,老有老的價,有人要買都可以賣,沒人要買就繼續放著,將來傳承給他的後代,到時候這些自然都變成古董了!

  原來這個猶太裔家族能成為百年古董商,就是因為有這樣長遠的格局規劃。

  我買新工玉器並沒有這種遠見,純粹是價值考量。買不起清代擺件,我用相對少很多的價錢,買件新工自爽也不賴。

  直到幾年前,有人告訴我,現在大陸工資高漲,他拿一件新工如意請上海某工作室幫忙拋光,竟然說工資要一萬人民幣!我才發現,只要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買。

18198343_10213078673706875_852117612368541718_n.jpg

18157750_10213078673986882_707788117116881175_n.jpg

18194071_10213078674306890_5400599313673193242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desir 的頭像
    jadesir

    黃大俠的部落格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