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旅客來台觀光和國內國民旅遊,看似一樣,其實兩種團性質是有差異的,最簡單的區別就是:外國人帶錢來台灣消費和台灣人在台灣消費的差別。我們是希望外國人帶錢來台灣消費,而不只是國內自己玩自己。一個是把外面的錢吸進來,一個是內部錢流通,兩者都很重要,但兩者性質不同,用國內團補助來彌補減少的國外團,是沒抓到重點。
舉例講,國內團很少聘隨行的有照導遊,而是由遊覽車小姐(隨車服務員)負責旅程中各項事務。還有國內團跑休息站,不會去工藝品店、珠寶店和免稅店。接國內團和國外團的餐廳、飯店雖各有專攻,但這部分問題比較小。補助國內旅遊,飯店及餐廳可能受益,但導遊和工藝品、珠寶店、免稅店得不到好處。
週日去鹿港拜訪親戚,親戚說陸客少了,大型遊覽車變少,但是假日街上還是塞。因為適逢周一蔣公誕辰使得勞工多一天假,週日出遊的人變多,小客車進停車場都要排隊,天后宮還是滿滿人潮,廟口還有年輕人熱舞表演。從這點還可看出國內團和國外團的一項差異,就是國民旅遊以假日居多,住宿需求集中在周六;國外團因為天數關係,住宿日期多數是平日。補助國內團,除非限定只在非假日,否則只會讓假⋯⋯日更擠,達不到遊客分流效果。
我覺得政府不應該因為陸客減少而補助國內旅遊,陸客減少是事實,那些政治面的事不講,政府應該做的是輔導國內相關產業和從業人員轉型,輔助也要用對方向。
這轉型不是轉成國內旅遊,因為這樣只是造成內部競爭,而是輔導轉向開發其他國家旅客,這一點政府也說過,問題是政府要推出的振興方案卻沒有和這一點做連結。與其將三億元輔助國內旅遊,倒不如把錢用來補貼外國旅客,吸引外國旅客來台。比如外國團客每人補助若干元用於遊覽車、餐飲或住宿;自由行旅客可以用悠遊卡這類儲值一定金額當贈品,或者贈送一定天數或傳輸量的免費網卡。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輔導相關產業從業人員學習外國語言,讓他們有足夠的外語能力可以接待更多國家的旅客,客戶層面開廣,自然可以減少單一客源的影響。
金額補貼是短期做法,輔導轉型是長期做法,振興方案這種短期救急沒救到重點,那政府撒錢就等於白撒了。
================
振興國內觀光 政院提撥3億 每日住宿補助600元 餐費300元
2016年11月02日 04:10 呂雪彗、陳宜加/台北報導
陸客來台急凍,交通部昨將「振興國內觀光措施」呈報行政院核定。政院同意提撥3億元,補助民眾參加國內團體旅遊,每人每日住宿補助600元,餐費補助300元,遊覽車每日車資補助一半,導遊費每日補助1500元,每團團費補助上限為1萬5000元。交通部長賀陳旦昨指出,將由衝擊最大的「重災區」提深度旅遊計畫,再針對旅行社、消費者推出優惠方案,預計12月實施。
陸客來台人數陡降,外傳珠寶店、餐廳有倒閉潮,行政院最快今天核定「振興國內觀光措施」,政院同意提撥第二預備金及觀光發展基金各1.5億元,用於受創的觀光產業鏈及地方縣市,包括旅行社、旅宿業、遊覽車、導遊及餐廳等,全案預計下周四提行政院會報告。
政委張景森強調,此政策目的是要協助觀光產業鏈轉型,在短期救急下獲得喘息,有時間和空間進行業務調整。
據側面了解,國內民眾必須參加指定旅行社規畫的團體旅遊,團費補助上限每團1萬5000元,每人每日餐費補助300元,每人每日住宿補助600元,遊覽車車資每團每日補助2分之1,但限定遊覽車需有安裝GPS系統,且與公路總局平台連線。導遊費部分,1日遊補助1500元,2日遊補助3000元,3日遊補助5000元,4日遊以上補助1萬元。
值得注意的,政院有意對公務員1.6萬元國旅卡,擬限縮一定比例配合振興國內旅遊,期限可能2年,一定比例傾向8000元。
(中國時報)
- Nov 14 Mon 2016 14:22
對於振興國內觀光政策施行方向有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