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故事(十一)
最後悔的事
  朋友說在茶師父那喝老普洱,是老師四十年前收的時候,就已經是很貴的老普洱。現在拿來泡,居然回沖三十幾次還有味道!
  我沒喝過回沖三十幾次的茶,不過回沖十幾次的倒是喝過不少次,記憶蠻深刻的。
  大約是1995年,有位朋友知道我愛喝高山茶,說他認識一家茶行叫「逸茗軒」,逸茗軒專做高檔茶,朋友就帶我去試茶。
  逸茗軒的陳老闆年紀大我幾歲,但是比我帥多了,並且才華洋溢,除了是茶行老闆,還是攝影專家,在大專院校攝影社當指導老師,還開過攝影展!
  第一次去喝茶,就成了主顧,常去店裏試茶買茶。因為很熟了,老闆知道我喝茶的口味,每次都買兩斤杉林溪烏龍茶,所以茶也不用試了,老闆都泡普洱茶請我。老闆告訴我這個普洱茶是陳期將近五十年的紅印普洱茶!
  在這之前有位老弟打電話給我,說他去一家茶行買茶,那家茶行老闆告訴他,普洱茶越陳越好。老弟問我是這樣嗎?
  我就去翻書找資料,還有查看幾件以前亂買收著沒喝的普洱茶包裝標示。我很肯定的告訴這位老弟,沒這回事!現代編輯的新茶經對普洱茶的描述沒有寫適合陳年,而且普洱茶的包裝上都有寫保質期(圖一),可見沒有越陳越好(香)這回事。
  陳老闆泡了一壺五十年的老普洱請我,這、、、淺嚐一口,還不難喝,就像媽媽煎的中藥,三碗煮七分,有一點點喝中藥的韻,只是沒有苦味,茶湯色澤像是紅茶而有透度,這點倒是不像中藥那樣渾濁。
  雖然這樣的滋味可以接受,但談不上喜歡,我始終沒動念要買。這種喝紅印買烏龍的經歷一直延續兩三年。
  陳老闆都用朱泥壺泡茶,老的朱泥壺絕大部分都是小壺,若深杯這種小杯子一次只能倒三杯,每杯不到50cc,我夫妻和他各一杯。邊喝邊聊,往往一壺茶連續回沖兩小時沒換茶葉。
  有次大概大概回沖第十五次時,陳老闆突然跟我說:「你看,泡這麼多次了,茶湯還有滋味!紅印真是耐泡!」
  啥,我聽了只能點點頭。心裡想:「茶湯都已經這麼薄了,還不換茶葉,有必要這麼省嗎?」
  會想起這件事,其實是我用來回應開頭提到的,朋友說回沖三十幾次還有味道這件事。我不是質疑,而是個人認知不同。什麼叫做還有味道?這還真是要看個人怎麼認定!
  逸茗軒喝紅印的事還有後續。
  有次我終於撐到陳老闆換茶了!坐兩個小時不換茶,就坐三個小時!
  我發現陳老闆不是把泡過的紅印挖掉丟棄,而是用另一個容器裝著。我就問是要曬乾做茶葉枕嗎?
  陳老闆太太剛好在旁邊,就說他們在臨水夫人廟旁邊有開一家同名的茶藝館(二十幾年前就結束營業了),賣的簡餐有附飲料和甜點,甜點都是她將茶行泡過的紅印茶葉收集,再用煮的方式熬出茶湯做成茶凍!陳老闆接著說紅印茶質好,回沖這麼多次以後,再煮的還是很有滋味。
  這麼神奇?我就去茶藝館捧場,嚐一嚐紅印茶凍的滋味,還真是不錯。那陣子常去逸茗軒茶藝館吃飯,品嚐隨餐附贈的紅印茶凍,只是我還是沒打算買紅印。
  直到有一天再去逸茗軒買烏龍茶,陳老闆還是泡紅印請我。我買了烏龍茶起身要付錢時,陳老闆突然拍著我的肩膀說:「黃榮興啊,朋友不會害你,紅印加減買一塊,下次我要漲價了!」
  我聽了堅決的搖頭,開什麼玩笑,杉林溪高山烏龍茶一斤600公克3500元,紅印年久剝落到一片只剩300公克還要賣5000元,怎麼算都知道買杉林溪高山烏龍茶比較划算!
  下一次再來逸茗軒買茶,陳老闆一樣泡普洱茶請我,不過陳老闆說這個是中茶簡體字版。
  我就問:「紅印呢?」
  陳老闆說他也沒有整片的紅印了,剩下剝落的散茶,他指著放在櫥櫃上塑膠籃的紅印散茶說:「一斤一萬!」
  上次在逸茗軒喝到的紅印,恐怕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喝到的五零年代紅印普洱茶!沒聽陳老闆的話買紅印,也是我喝茶以來最後悔的一件事(為何這麼後悔?請看圖二)!
  陳老闆因為喜歡普洱茶的關係,還親自到雲南考察,拍了很多照片,出了雲南茶山行腳的書,並且自創品牌製作普洱茶。也因為他開始專營普洱,常跑雲南,不在店裡,所以我就沒去店裡買烏龍茶了。
  我手上還有一片他普洱茶品牌剛創立不久時製作的茶餅(我還是沒買,他送我的)。他的普洱茶品牌就是當今大名頂頂的「嘉木堂—陳遠號」(圖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