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出土出廓玉璧
  最近網路古玉圈子流傳一件蒙古國墓葬出土的出廓璧,我用關鍵字搜尋「高勒毛都2號墓」資料,網頁出現較多的是M189、M10兩座甲字形墓葬,都沒有這件玉璧。
  瀏覽更多網頁才發現原來這件玉璧已經出土好幾年了!根據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代表團出訪蒙古國資料,這件玉璧是「高勒毛都2號」墓葬群最早挖掘的編號M1甲字形匈奴貴族墓出土,該墓出土文物包含這件玉璧目前陳列在烏蘭巴托大學考古學系的博物館。
  因為蒙古國考古研究資金不足,河南考古代表團此行,也促使與蒙古國合作挖掘這個大型墓葬群,才有後來公開的M189、M10資料。
========
  蒙古國「高勒毛都2號墓地」是一個龐大的墓葬群,根據2017年9月和2018年6月分兩次調查,共統計不同類型的積石墓葬573座。其中包括甲字形積石墓葬105座,圓形積石陪葬墓327座,與甲字形墓沒有附屬關係的獨立圓形積石墓葬141座。
  高勒毛都2號墓地(Gol Mod 2)是位於蒙古國後杭愛省温都烏蘭縣境內,西距Khanuy河約12公里,西北距Urt Bulagyn克列克蘇爾遺址約15公里,海拔高度1800米。該墓地於2001年被發現,蒙古國烏蘭巴托大學考古學系隨後對其中編號M1的大型墓葬及陪葬墓進行了發掘,揭露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匈奴貴族墓葬,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作為河南省與蒙古國合作的考古專案,同時也是中國考古隊首次在蒙古國開展的匈奴貴族墓葬考古專案,高勒毛都2號墓地在經歷了持續三年的發掘後,取得階段性進展,在2019年6月至7月,中蒙聯合考古隊順利完成M189號墓葬的發掘,這座距今2000多年,相當於西漢時期的匈奴貴族墓葬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透過碳十四測年等手段,M189墓葬的年代和被盜時間已經基本確定,發掘結果表明,墓主為匈奴貴族成員,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9至公元72年之間;墓葬在公元86至222年之間遭到嚴重盜擾。
  墓葬相當於西漢時期,被盜於稍晚一些的東漢時期,表明M189這座墓葬年代是已發掘墓葬中年代最早的一個,尤其是被盜年代的確認,這在同類墓葬考古中屬於首次。
  M189的年代在目前所發掘的同類墓葬中相對較早,墓葬結構和隨葬特點方面的不同特徵可能與此有關。陪葬墓中的銅鏡、主墓葬的漆木器、玉帶鈎和龍形器,以及墓葬石牆縫中發現的玉片則明顯是與中原文明交流的證據。
  M10是目前蒙古國境內已發掘的甲字形匈奴墓葬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墓葬。雖然規模在同類墓葬中明顯偏小,但是隨葬的馬車和15件馬頭骨,出土的全套包銀馬飾、金冠形飾和玉劍璏均表明其墓主身份比較特殊。
(網路資料彙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