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詞彙」是之前刊在中華日報「古董藝術賞玩專刊」的文章。這些古玩名詞解釋是根據我自己的理解而來,不是從網路抄來的,有些是源於古玩前輩的教導,所以可能有一些解釋會和其他人的見解不同。
多數古玩詞彙是市場俗語,字、辭典之類沒有收錄。我是根據日常與古玩同好見面聊天或網路討論時,談起這些名詞時的前後文來解讀語意,所以我的解釋應該是多數人的習慣講法。
原本我是想慢慢補充,分期在報紙刊載,逐步完善寫成像「玉器辭典」那樣規模的「古玩辭典」。只是寫了這些就覺得有江郎才盡的感覺,想想做人還是腳踏實地的好,所以就一次全在報紙刊出來了。
=======
古玩詞彙
開門,源於「開門見山」之意,意思是物件呈現的真偽現象非常明確,如同門前有山,打開門就可以看到了。「開門」通常代表正面意義,表示真、老;亦有人用開門來形容低仿品,謂之「開門仿」。

撿漏,表示買到的價格以低於行情。

有一眼,物件初看沒有疑問,有真老的可能。

盤玩,「盤」有移轉、旋繞的意思,「盤玩」是指在手上把玩。

寶光、賊光、玻璃光,「寶光」是形容古玩上有溫潤而內斂的光澤。「賊光」是形容仿古件上有銳利刺眼的光澤。「玻璃光」顧名思義是光線照射在玻璃上反射的光澤,玻璃光通常是用來形容新的物件。但極少數出土古物也會帶有玻璃光,謂之「生坑玻璃光」。

皮殼,皮和殼都是表面的意思,「皮殼」就是泛指器物表面。

包漿,顧名思義指的是器物表面如同包了一層漿。「包漿」是皮殼呈現的現象之一,「寶光」是包漿呈現的光澤。

生坑、熟坑,古玩裡說「生」是指出土器物維持剛出土時的狀況,沒有經過盤玩、或過度清理。「熟坑」是指出土器物經過盤玩,已經完全脫離剛出土時的狀況。

乾坑、濕坑,指的是器物入土位置的環境狀況,乾燥的環境就是「乾坑」。入土環境地下水位較高或容易積水較潮濕,就是「濕坑」。

史前時代(文化),一般是指文字產生之前的時代,意即歷史記載前的時代。
舊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早期,典型特徵是人類會使用藉由敲打石頭製成的石質工具。
新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人類已經會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
新石期時代晚期,石器時代進入銅器(金屬)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人類懂得選擇漂亮的石頭製作精美的石器。

文化期,考古學上所指的文化期是指新石器時代晚期。

高古,指漢代以上。
中古,指漢以下到元代這個區間。
近古,指明清時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