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發表在"中國古玉"網站的文章
============================================
寄件者: 黃大俠傳送時間: 2002/7/28 上午 01:50
這件東西長1.6公分寬1.3公分,到我手上才兩天的時間,可以說完全沒盤玩過.,因為朋友先拍好照片傳給我看,我看過後有意思購買,才接著看實物,我只買了其中的這兩件,所以才能將照片貼上來.
秦式玉器的風格可參考楊建芳的中國古玉研究論文集上冊P222"春秋秦式玉雕及相關問題",grant兄貼的龍紋玉佩(長7.4公分)是出自"古玉精英"傅式舊藏,是傳世的玉器(應該是盤玩過),秦式玉器的風格自是無庸置疑.只是這件的雲紋轉折處也是呈現圓弧的情形,若說秦式風格較為獨特的,應該是兩條垂直的陰線相接,而轉角處無圓弧的現象,可參考關氏所藏中國古玉156.168兩件藏品;基本上,楊建芳先生認為這些也都是屬於秦式的風格.
謝謝grant兄的指正,這件確實石性重了些,其餘的問題我會再仔細觀察的.
===========================================
寄件者: 黃大俠傳送時間: 2002/7/28 下午 02:17
先談一下grant兄貼的那件龍紋玉佩,古玉精英(1989年出版)傅忠謨先生及古玉論文集(相關的該篇論文發表於1993年)的楊建芳先生都認為是戰國的玉器;但輯錄北京故宮玉器的玉器(1995年出版)中冊P135圖112刊載的是同樣的東西,但年代卻是春秋早期.這件玉器是傳世品(不是經考古挖掘出來的),專家學者們對斷代尤有如此差異,更何況是我們升斗小民了.
我對我這件東西的看法,基於型制與紋飾的特徵,我覺得應是春秋晚期的玉器.而這種俗稱為"亞字形佩"型制的由來,可上推至春秋早期(參考寶雞漁國墓地下冊圖版208-3以及關氏所藏中國古玉圖138),型式從早期上下各凸出的三個花瓣,演變到後來僅由下方兩條陰線概略分成三部分;也從早期各上下三個斜穿孔,簡化成上下個兩個斜穿孔(河南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同類玉器已是上下各兩個孔).至於這類型的戰國出土玉器,在我所能接觸到的書籍上尚未見到.
這類玉器的用途,一般書籍都採用傅氏的講法:"其中一種有束腰的可能是婦女頭飾."在我的看法,這類器物用途可能和盾形器相同(參考之前高雄YS兄貼的"小東西"),盾形器只出現在西周至春秋早期,而亞字形佩出現在春秋中至晚期,而兩者相類似的玉器同時出現在春秋早期這段時間.以虢國墓(參考中國玉器全集3)出土的盾形佩而言,突出的三個尖瓣已有縮短(圖16.17.)甚至消失(圖20)的現象.我認為盾形器和亞字形佩可能存在著演進與替代的關係,而都是項鍊組件的一部分.這演變就如同楊建芳先生所說的:"東周玉器無論在雕工或風格方面,與西周玉器都有所不同.","而春秋早期玉器有一部分實為西周玉器之延續","春秋中期玉器之風格與西周玉器顯著不同,蓋玉雕由西周發展至春秋中期,始有較大之變化."(整理自古玉論文集上冊"春秋玉器及其分期").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期望日後能有更多出土資料可佐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