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四神玉帶鉤
  之前看到一隻長寬比例較瘦的戰漢玉帶鉤,覺得很奇怪,但又看不出問題。
  出土戰漢時期的銅質帶鉤有細長的形制,但玉帶鉤都比較寬,我認為原因:第一、鉤身寬的底面積較大也較穩,較能固定讓鉤身朝外;第二、玉質要厚寬才會結實耐拉扯,以免鉤頭受力過重而斷裂。
  今天看到一篇文,介紹海昏侯墓出土的一對玉帶鉤,看了這篇文就秒懂了!根據考古發現及學者考據,最早使用並聯雙鉤的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吳國,在多處戰國墓葬考古發現腰部並列橫置兩件銅帶鉤。而雙玉鉤,則是僅見於海昏侯墓。
  戰漢玉帶鉤鉤首下來的頸部轉角較寬大,海昏侯墓的玉雙鉤也是如此。這應該是和當時腰帶使用材質有關係。
===下列是網文===
  海昏侯內棺左右兩側,在中腰附近,各出土一件玉帶鉤。
  兩帶鉤玉質通透,呈翠綠之色,光滑潤澤,做工極精。是用同一塊玉料製作,由大小取材及紋樣佈局與風格觀察,可以判定兩鉤出自同一玉工之手。
紋樣選取四神為題材,鉤作龍首虎尾形,鉤面浮雕長尾鳳形,鉤紐面上線刻一龜形。龍虎呼應,鳳龜相對,合四面方位。
  因兩鉤同料、同工、同大、同式、同紋,可以稱作「五同四神雙子玉帶鉤」。
  這四神雙子玉帶鉤,考古也是首次發現。過去曾出土過雙子銅帶鉤,但一般都是並聯使用,可以加強帶鉤的拉力。
  劉賀的四神雙子玉帶鉤,出土時並沒有合併在一處,雖然它們並非是捆綁使用,但還是可以稱作雙子鉤 ,如雙胞胎一般。
https://mp.weixin.qq.com/s/3Gda1i-J36gqAwTWecgXw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