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件清宮舊藏搬指談起
前天看到故宮的藏品介紹,將一個扳指(圖一)的年代訂為宋。
扳指的「扳」字常被寫成其他不同的同音字,現代學者考據應該用「扳」較為正確,台北故宮慣用「搬」字,不知道清宮檔案是否是採用這個字?名稱用字是一回事,清代確實有些典籍說「扳指」、「班指」、「搬指」通用,最大問題是把年代訂為宋!
玉扳指根據出土資料最早出現在商代(圖二殷墟婦好墓出土),根據史料當時稱之為「韘」,韘的形狀從側面看是呈梯形,有學者稱為斜坡型韘,和清代扳指樣式不同,但有一件徵集所得的圓筒形玉器(圖三、四,山西屯留縣李高鄉李坊村徵集)和清代扳指形狀接近,學者認為這件也是韘,年代定為戰國,這件也是高古出土唯一一件圓筒型韘。唯徵集件缺乏考古挖掘實證,對比婦好墓玉韘內徑的光滑程度,這件並無明顯使用痕跡,所以年代和器名還有待更多證據佐證。
西周時期的韘形狀已與商代不同,戰國到西漢更是韘從實用器(圖五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演變為佩飾用韘型器的關鍵時期,玉韘從高起逐漸降(圖六西漢北洞山楚王墓),最後變成平整片狀的韘形佩(圖七西漢海昏侯墓),最早的圓筒形韘消失不見,直到明晚期才有和西周時期類似的玉韘出現。明代南京江寧殷巷沐睿墓出土的一件玉韘(圖八),樣式接近周代的韘,僅少了側邊凸出如柄狀的部分。同時間元蒙在中亞地區建立的王國後代也有使用形狀和沐睿墓出土相同的韘,這種韘的形狀和清代扳指有所不同。
明黔國公沐睿是1609年因罪卒於獄內,並且隔了多年才下葬。被其子皇太極追奉為清太祖的努爾哈赤,在1583年已開始以盔甲十三副、部眾數十人起兵逐步建立後金稱汗,當時滿人就以獸骨作為扳指,可見同時期滿人與明朝人射箭用扳指的樣式就已不同,清代扳指不是延續明朝玉韘而演變成的。
韘或者扳指的出現和射箭時拉弓扣弦的方法有直接關係(圖九),現代稱這種在拇指套上扣弦工具的射箭法為蒙古式射箭法,由典籍及出土文物可以得知,這種射箭法在最晚在商代就出現,只是到了成吉思汗西征後,西方人才認識這種射箭法。
對照沐叡墓出土玉韘和同時期中亞人用韘的形狀都和清扳指不同,唯有上下一面凸起一面內凹的模式這點特徵和清代扳指是一致的,可以判斷當時都是採用扣弦法的射箭方式,但滿人的射箭方式和明朝漢人以及蒙古人有細微的差異,所以清代的扳指應該是滿人特有的樣式。
至於唐至元代之間為何不見韘及韘形佩出土,可能和弩的出現以及韘形佩的演變有關。弩在戰國時期出現,秦代已成為軍隊常見的配備,弩的威力大於弓,韘僅只是搭配拉弓的一種用具,隨著弓的地位下降,韘也不再受尊崇,所以不再用珍貴的玉料製韘。而從韘延伸出的韘形佩也越變越華麗,形制上也逐漸失去韘的原意(圖十西安西郊漢長安城西側皂河出土),慢慢由流行舞台退下而消失。拉弓的韘這種工具還是一直有使用,只是做為韘實用器的材質都是易於腐爛,甚至不會被列為陪葬品,所以才未見出土。
我有收到一件和故宮這件很類似的扳指(圖十一),上面同樣是以小砣雕出字體筆劃經簡化的詩詞。玉器上有類似的字體雖然不多,但也並不難見到,除了扳指外,我曾在玉牌上看過,還曾在一件我認為是明仿的劍衛上看過。那件劍衛因為玉商在運送過程中不小心把側面撞出一個近半公分深的三角形缺口,我看到第一眼就很喜歡,但那個新傷的缺口太礙眼,所以忍下沒買。
對於這種字體雕法,我個人看法是出現在明朝,應該是從明代仿剛卯字體演變而來,之後才用在其他玉器上。並且我見過的這種字體的玉器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刻這種字的玉器有人工作色仿舊,很可能是當時的仿古玉,比如上面提的那個劍衛我覺得就是明仿漢。
綜合上述器型和字體的研判,我覺得我這件扳指年代上限不會高過明晚期(後金時期),最可能是清早期的扳指。
故宮這件扳指是放在題有歷代珍藏的大木匣裏,不知道這個木匣是不是乾隆勒製的。參考這個木匣裏其他的玉器,年代標示最晚都有到明代,可見這個木匣上寫的「歷代」也就是清以前,不含清代的東西,顯見清宮當時也不覺得這件是清代的扳指。只是從乾隆親撰「玉杯記」可以得知,當時古玉做色偽古已達乾隆真偽莫辨的程度,這件清宮舊藏扳指或許是另一個例子而已。
只是不知道木匣裡的東西是誰斷代?將這件扳指定為宋代。標示這個年代是清宮的紀錄?或者是故宮博物館的人判斷的?隨著考古資料的越來越詳盡,這扳指的年代應該要重新審定才對。
台北故宮的資料:
宋 白玉搬指
資料識別:
故玉001738N000000000
資料類型:
玉石器
描述:
白玉,有大片赭沁,為舊玉新琢。全器為圓筒形,上面有刻銘,難以辨識。與一帶鉤、方琮一併置於仿經卷盒中,盒外並貼有籤紙,其上有隸書:「唐人寫經卷」。仿經卷盒和其他仿冊頁盒等大小收納盒共八組,共同置於一題有「歷代珍藏」之大木匣中。
日期:
960 A.D.-1279 A.D.
格式:
高2.3公分 徑2.3公分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