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對清代以前的和闐玉料來源,總以為都是透過朝貢及貿易取得為主的籽料;而山料出現是在清朝乾隆佔領新疆後,漢人才開始到新疆從事山料開採。在「趙永魁、張加勉」合著的「中國玉石雕刻工藝技術」〈北京工藝出版社〉p109有提到幾個清代有名的山料礦坑:山料玉是從山上開採的軟玉礦石,呈現不規則塊狀。玉行中人習慣上以礦坑分種類。比如「戚家坑」、「楊家坑」、「卡羌坑」等等。

  最近在「青藤書屋」網站拜讀一篇「張文德」撰寫的「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刊載於《西域研究》,2007/32129頁。看過這篇文章,我才得知原來最遲在明代就有山料開採了!以前我那些錯誤的認知還說給不少人聽過,真是慚愧!


  節錄該篇文章的報告:明人高濂《遵生八箋論古玉器》(刊於1591年):「西域近來運進大塊劈成片狀的玉料,叫做『山材』,是從山石中敲打出來的。」


  16031604年親身遊歷喀什、和田等地的葡萄牙籍耶穌會士鄂本篤說:「喀什噶爾國〈請見備註〉的玉石有兩個不同種類:第一種,也是較好的一種,采自和闐河,距都城(鴨兒看)不遠,那方式有點像是潛水者入水採珠那樣,取出的塊塊大小有如厚燧石。第二種較差,從山裏採掘得來,大塊的被破成兩愛耳(ell)即四英尺見方的板狀。然後再把他們切成易於運輸的大小。產這種玉石的山離都城約有二十天的旅程,叫做康桑吉喀修(Cansangui-Cascio),意思是石山國王把採玉權賣給投標最高的商人,在他的租期,別的採礦人不得在那裏開採。」


  由以上這兩篇分別是東、西方人寫的文章裡可以證實,明朝就有山產玉的開採。另外在明代國力最強勝的永樂時期〈1403~1424〉,「明太宗實錄」裡記載著:西域諸國多次進貢玉璞。這裡所謂的「玉璞」應該就是和闐籽料!但是到了明英宗景泰三年(1452年)七月,哈密貢玉石三萬三千五百餘斤。陝西行都司都督任啟上奏認為「所貢玉石草惡雜進,不復辦驗」。由此研判,這批質地不佳的貢玉應該就是以山料為主。自古中原就有「厚往薄來,懷遠之道」這種大國冤大頭心態,國力強盛時,蕃屬朝貢比較不敢以次充好;國力衰退了,外國使臣用劣品騙取皇帝賞賜的情形就時常發生。由於山料的出現,所以劣質貢玉的紀錄才會出現在典籍裡,也可看出當時造成明朝禮部不少的麻煩。


  明末宋應星所寫的「天工開物」〈1637年出版〉是中國第一本科技百科全書,詳實紀錄明朝當時的農工產業技術。書中珠玉篇寫:「玉璞不藏深土中,源泉峻急澈映而出,故國人沿河取玉者、、、」。由以上資料可以推估,明初永樂時期的貢玉雖然是籽料,但山料的開採最遲在明初就已開始,因為到了明中期偏早,山料產出就已具規模,可以一次數萬斤的向明朝進貢。只不過山料開採是被西域諸國所掌控,所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僅只寫籽料的取玉方式,而沒有寫山料的開採。直到了清乾隆佔領新疆,並將其納入版圖,才開始有漢人前往新疆山區開採玉礦。清代最大的玉器是「大禹治水山料子」,這塊玉料取得可說是清代山料開採的一項紀錄,由當時描述這塊山料的文章,可以想像當時山料開採的景象。


  由於山料具有產量大的優點,可以大量的成材供應給玉作坊,難怪在明代經濟有牌狀玉料的物價標準。而明清時期生產了大量的牌狀、片狀玉器,相信也是因為有山料的開採,才能有切割好的制式化玉料大量供應。這符合工業化生產所須的原料供給模式,這也是明清時期玉器量大又普及的主因。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何明代開始體積較大的擺件玉器能大量出現的原因。


  而在明朝由於國力日衰,加上未能直接掌控玉料產地,所以明代玉器玉質平均較差;而清乾隆國力最強的時候,則是玉質最好的時候。至於近代對山料的開採自然更是不留餘力,玉料價格尚未大漲前,根據玉礦工人描述,山料開採以白玉為主,若是青白玉也有開挖價值,但若是挖到青玉就不夠開挖成本。有的礦脈剛開挖的時候是白玉,可能白玉挖著挖著,後面的玉礦顏色就慢慢變成青白玉礦,然後又變青玉,變成青玉就會封坑放棄了。可見同一礦脈玉的顏色未必是單一的。而開採方法常會藉助炸藥,小於五百公克的玉料都會丟棄不取。到了玉料高漲的今天,山料白玉也都是論公克叫賣,更何況五百公克都可以切好幾塊牌子料了!以前丟棄的,現在可以趕快去撿回來。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那些被丟棄的山料若是有一天掉落到河裡,要經多久的時間會滾到下游,變成人們口中的籽料?我始終認為仔料的好質地是原於山料本身就如此!若說泡水會讓料仔變好,那麼相對的,離水的籽料會變成如何?這是看到好玉質就斷定是籽料的人該深思的。好的山料質地會不如籽料,當然不是只有質地好的山料才會掉進河裡,而是在山料從山體解離掉近河川,在河水帶動山料滾動的過程,結構鬆散的部分自然會崩解,到了下游還能保存完整的,就只有質地綿密的玉料。所以籽料的質地必然勝過一般的山料許多,因為籽料多了一段河川自然淘汰的過程,那些石性重和結構鬆散的山料早就被磨成滾滾溪流裡河砂的一份子,經歷這段去蕪存菁的過程,優勝劣敗下還能保存著的玉料質地當然好。但是這個「好」,指的是玉質結構,而不是玉色!畢竟什麼顏色的玉料會由山上崩落掉到河裡是機緣的,而不是特定的。


 


備註:


喀什噶爾城(今喀什市) 絲路名城--喀什,喀什是"喀什葛爾"的簡稱,波斯語意為"綠色的玻璃瓦屋"或"玉市",是古代西域著名的"城廓之邦 "和最早的國際市場。在漢代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疏勒國,唐代設疏勒都督府、宋元兩代更名為喀什葛爾、清末光緒年間新疆設行省後,在此設疏附縣,1952年改疏附為喀什,是南疆經濟、政治與文化中心。位於吐曼河邊,海拔約1300公尺高的喀什市,是中國大陸上離海邊最遠的城市,在歷史上因為絲路南北路在此交會,是中西文化交流重鎮,古跡、名勝與文化遺產豐盛,占人口80%的維吾爾族同胞,是這座城市的主體民族。喀什本地並不產玉石,但是周邊的和田是和田玉的重要產地,喀什可能是玉石交易的地方。


 


 


參考資料:


http://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1414.0








 



 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Image)


 « : 二月 21, 2009, 20:50:24 pm »



 







張文德 (徐州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學院)
《西域研究》,2007/32129


【內容提要】

       
本文根據《明實錄》等書的記載,考察了玉石貿易的路線、次數、種類、數量、價格等,探討了明朝建立的玉石貿易制度及其對玉石貿易的影響,著重討論了玉石貿易中存在的舞弊問題。

       
西域諸地與明朝之間的朝貢貿易中,玉石貿易是份量僅次於馬駝貿易的第二大項。永樂二年(1404年)七月,別失八里王沙迷查乾遣使木寫非兒等來朝貢玉璞、名馬。 永樂五年(1407年)四月,別失八里王沙迷查干遣使脫亦不花等貢玉璞及方物。哈剌火州王子哈散、土魯番萬戶賽因帖木兒、柳陳城萬戶瓦赤剌等俱遣人貢玉璞等物。 永樂六年七月,于闐頭目打魯哇亦不剌金遣使滿剌哈撒木丁等貢玉璞。 永樂八年(1419年)十一月,撒馬兒罕並火州等處回回者馬兒等獻玉璞、硇砂。 此後西域各國進貢玉石者不絕於史。除上述各國或地面外,向明朝進貢玉石的還有哈密、亦力把里、察力失、天方、哈烈(黑婁)、把丹沙等,尤以哈密和土魯番為多,這些玉材大都取自于闐。近讀殷晴先生關於唐宋之際于闐玉石貿易的論文, 受益良多。本文受其啟發,並以《明實錄》及其他明人相關著作為基礎,對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作初步探討。


(下略....  請進入青藤書屋網站閱讀全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