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由數片扇形玉片組成一個環狀玉器的形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西北方文化就開始出現,到了西周時期出現的數量最多。


  這種扇形玉片組的名稱,由兩片組成的就叫「二聯環」,三片組成的就叫「三聯環」,四片的當然就叫「四聯環」,以現代存世的數量上來看,大部分都是三聯環。


  看過一種說法,認為聯環可能是由斷裂的璧修改而成的。對於環形玉器的定名,爾雅有曰:「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好」就是指環形玉器中間的孔,「肉」是指環形玉器實體部分的直徑。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環形玉器以降,孔較小的璧數量佔大多數,不過似乎沒看過組成以後是小孔的聯環!雖然分析大量經考古挖掘出土的環形玉器,也甚少符合「肉倍好」、「好倍肉」、「肉好合一」這種比例關係,但是習慣上還是以大、中、小孔來分別對環形玉器定名。而這類整組扇形玉片組成的孔寬度約略就是實體部分的直徑,所以稱為「聯環」而不是「聯璧」或「聯瑗」。由此可以推翻聯環是斷璧修改而成的講法。


  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何會有聯環這種形制的玉器尚待考證,不過聯環在西周大量出現是有原因的,除了禮器用途之外,西周晚期更被用做為諸侯間盟約的信物。這個時期聯環的特徵,是先用一件色澤不均的玉料做成所須要尺寸的扇形玉片,然後再從側邊將玉片剖成所須的片數,剖開的扇形玉片正好組成一個完整的圓形。這些欸分割的扇形玉片玉質顏色帶有關聯性,玉片的大小可以仿製,但玉質顏色無法偽造,如此就成為做信物用途應具備的獨特性。


  我這件三聯環是由三片質地接近但是大小不一的扇形玉片組成三片疊在一起做比較會發現三片的內外圓弧大小都不同外緣的側面或是孔的部分都是打磨過的,這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聯環的風格,西周早期以後的環形玉器才明顯會去打磨這部分,但這件三聯環又不像西周晚期那種盟誓或信物用的聯環製作工序與玉質特色,因此我這件三聯環的年代推估可能是西周中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de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